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936章 同路人

狄坤也提到了春节前让卫东派过来的两位干将,让他很吃惊。

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待人接物、三观态度,都让他有种颠覆认知的感觉。

毕竟让卫东是在北美已经打下赫赫威名,他从认识让卫东就潜意识里当成了海归派。

这俩却一个思路敏捷,一个磅礴大气。

完全不像他接触到的内地人员。

尤其年纪较大那位,提出可以把部分科研工作分摊给内地相关高校、机构,他来张罗这部分配套工作。

这就彻底缓解了中大毕竟是从文科院校转向,有大牛带队也规模不够强大的短板。

让卫东心头暗笑,那特幺可是桂振飞!

能一年投入几百亿研发,带着遥遥领先展翅飞的家伙。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脸上只淡淡的:「现在马上三月,鹏圳的386晶片生产已经步入正轨,半导体封装测试业务已经在亚洲领先,说明内地还是有这份科研实力的,一定会全力配合,专利、学术业绩都可以算中大的,六月我们照例要参加苹果电脑的产品发布会,您要不也组团一起去感受下商业开发这块儿蓬勃发展?」

狄坤欣然点头:「虽然我属于实验物理,更多是同理论物理打交道,但这样科技前沿的应用场景,还是很值得体验。」

让卫东娴熟的画大饼:「今年我们将协助苹果电脑公司,推出携带光碟机的新款产品,创新公司的总裁现在都一直忙碌于北美,争取明年把带有光纤的网际网路引入电脑,那将是您真正功成名就的时刻。」

大牛不会被这点虚名就晃花眼,马上专注的是:「能普及推广吗,能真正在应用中体现出存在优势吗?」

让卫东心想如果没遇见桂振飞,可能这事儿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恰恰桂振飞不就是搞交换机起家。

这光纤,就是他起飞的跑道吧。

深深点头:「先沙田到五台山,然后HK到鹏圳,鹏圳到沪海,看什幺时候能把沪海到洛杉矶、HK到北美用海底光缆连接起来,整个世界就真正的成了地球村。」

科学家不会过多思考那些政治斗争,立刻被这个描绘前景吸引到,兴奋探讨下主动提出可以安排二十个交换学者的名额。

让卫东想想只要能保证这部分交换学者不被轻易挖走,这个方案就能行。

还是跟建筑设计师类似,自己要走无所谓,但这种珍贵的大战机会,还是留给那些愿意留下来并肩战斗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