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54章 转载请求,一稿多吃

魏明赶紧上去接听,旁边好几个脑袋凑过来偷听,包括头上缠绷带的彪子。

原来给他来电话的是《文汇报》的编辑。

「啊?转载啊?还是两家?《广州青少年报》和《青年报》是吧,可以可以,以后不用专程问我,我全都同意,对,稿费直接汇到北大就行"

魏明刚要挂电话,那边突然让他等一下,旁边的同事跟编辑好像说了什幺,然后对方兴奋道:「魏明同志,现在又有一家报纸希望转载,是《中国青年报》,目前是三家!」

挂了电话,几位同事齐齐看向他,彪子代表大家问了一句:「啥叫转载啊?

11

魏明解释:「就是一篇文章发表在某个报刊上,其他报刊觉得丫写得真好,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出现在自己的版面,所以就提出转载请求。"

彪子:「这也太不要脸了吧!」

一位前辈碰了碰彪子:「没听到吗,给钱的!」

彪子:「哦,那没事了。」

给钱是给钱,但肯定没有首发给的多,一般不会超过首发稿费的三分之一。

现在突然来了三家,相当于又多出一份《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稿费,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比自己那辆车还贵呢。

可是一次性来了三家转载媒体,这也太反常了吧!

而且三家媒体还都不简单,《广州青少年报》是后来《广州青年报》的前身,是当地团报。

《青年报》是魔都的报纸,和共和国同龄,也是魔都的团报。

《中国青年报》来头更是大,中字头的,算是前面两个地方团报的大哥。

78年复刊后《中青报》关于张志新和张海笛等人的连篇报导成功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她们,连九月号的《儿童文学》卷首都是悼念张志新的文章。

这样三份含金量十足的报纸突然要转载自己的小说,这背后恐怕没那幺简单!

所以接下来魏明借口出去转转,然后来到了蔚秀园13号公寓。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