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下图为1922年的一种验证机)

只是事实证明这鬼东西在机械操控时代太复杂,人力根本玩不转。

历史上最早期符合现代思维的多轴无人机要等到2005年后,随着电控技术能在极短时间内快速调整才慢慢实现,然后又被通信技术限制一直到十多年后才开始展现锋芒。

既然唐文说不考虑电控那就简单了,常布斯就打算直接固定六个螺旋桨的转速和倾角,只通过拉杆改变螺旋桨扭转角来增减升力,这也是过去的老办法。

只是他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种多轴飞行器理论上灵活性是很不错,不过太复杂的拉杆操作……现在电控技术应该搞不定吧?」

「不需要电控,事实上您看旋翼机下面有两个把手,这就是设计的精妙之处了。」

唐文自豪的介绍:

「只要绑两根带子把人吊在上面,手动控制拉杆就行。」

「……」

常布斯想像着一个人将这个鬼东西扛在肩膀上升天的样子……不得不说这个方案看似大胆,实则一点也不安全,压根就没有安全冗余。

直升机就算故障旋翼都能提供减速,这鬼东西只要坏一个轴马上就成为自由落体的傻瓜。

最⊥新⊥小⊥说⊥在⊥⊥⊥首⊥发!

而且什幺样的人能够在露天驾驶室精妙的移动操纵杆、合理调整6个旋翼的升力?

「这只是小说周边,别多想。」

唐文看出了他的担忧安慰道,实际却在计算换装新发动机的无人机续航: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