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秦光见到传说中的首富颇为高兴,因为就是这个大冤种投入了1500万研究什幺「洪水」。

那笔预算拿到手后马上被扔进了1491机载都卜勒雷达和346海之星相控阵雷达研究中,然后将「洪水」干扰系统作为研究员的业余活动,在饭后午休的时候想一想。

不是不重视,而是「洪水」的确没什幺技术含量。

它的思路太简单粗暴,就是使劲的堆功率用覆盖各个频段的强烈密集信号,使周围的其他无线电设备通讯被阻塞无法使用。

在60年代出现过一种「扫频式干扰技术」,本身思路与技术路线跟全频带阻塞干扰完全一致。

但在实际操作中,覆盖所有频段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想要一次性阻塞所有通道十分困难,并且一般仅对雷达奏效难以干扰通信,那需要极其夸张的功率。

进入到70年代末,现代雷达就已经能想办法从密集的干扰中找到自标,然后用反辐射飞弹进行致命一击。

所以「洪水」的局限性实在太大,在现代社会经过仔细考量涌出来完全是弊大于利,

继续发展意义很小。

但客户是要求装在船上、还不考虑功率和人员影响、完全无重量限制那可就简单多了无脑上数量、最大激发功率就行!

一台干扰机只能覆盖有限的几个频段,那就加干扰机负责其他频段,覆盖区域太少,

就增加干扰面。

最终呈现给唐文的就是一套极其复杂而庞大的系统:

「这是我们研制的初版『洪水』系统,分为4个8度内倾斜角干扰面组成,能够实现600公里超大范围立体空间、覆盖几乎200到10Ghz所有波段的雷达干扰,并且能够摧毁大部分通信设备。

当然它的代价也很巨大,拥有22吨的甲板下重量和45吨上层重量,能够维持长达10分钟的4兆瓦干扰功率,瞬时最大激发功率达到了-20兆瓦!」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