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这样,阿伟罗,你应该帮我们联系失落帝国。」
「是,将军!」
.
五院唐文和钱临安畅聊一个下午,话题从登月一直发散到了星际探索。
到了后面时他忍不住提出疑问:
「假如我们用核聚变为动力制造工质飞船,最快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多少?」
钱临安显然是早就做过设想,立刻回答:
「根据不同原理理论极限不同,最快的应该有光速30%,但一般上限也就是12%,实际嘛——·假如30到50年后造出以氢原子为介质的聚变发动机,速度能达到光速的1%就不错了。
,唐文:「那无工质聚变发动机呢?我指的是不需要喷出介质,只需要通过辐射或者光子之类提供推力。「
「首先,辐射推进本质依然是工质推进,只是介质变成α例子而已。其次,纯粹的无工质推进是反能量守恒定律,至于光推进——那只是个美好的童话。「
钱临安言简意赅。
唐文懂了,这位是老航天(误)。
星际旅行话题终于结束,唐文回归现实:
「登月太遥远了,就算载人航天都还有不少时间·我想投资一些见效快的项目GPS卫星。」
钱临安:「北斗卫星在做了,现在还在试验阶段,但应该要不了几年就会组网。」
「现在有多少颗?」
钱临安竖起一根手指。
没错,就一颗,仅「北斗一号」一根独苗,还是实验星不提供服务。
唐文没有他那幺乐观,实际上北斗计划的问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信心和支出—在2005年前,国内的一直在努力和大毛的格罗纳斯或者欧州的伽利略合作,试图共同建设一起使用。
这两家也坏得很,像渣男一样吊着国内,不主动也不拒绝,就这幺一直拖到快2010年已经富裕起来的国内忍不下去了,一口气发射5颗当年就密集组网,紧接着2012年就实现亚太覆盖,20年实现全球覆盖。
唐文提起这茬的原因也很简单,现在船用GPS贵的吓人盖金旗下的渔船早有体会,并且可以被帝国随意屏蔽,精度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