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等赵汉德带着所有人离开,唐文才黑着脸拉过倪镇海:
「就现在的网线带宽,玩云电脑?光纤和交换机成本就吓死人。」
倪镇海:「这只是思路之一,并且带宽在未来几年一定会膨胀,我算过只要10Mbps就完全足够。」
唐文翻了个白眼,10Mbps就是1.25MB每秒的速度,看720P的视频都会时不时缓冲一下,这速度能取代PC?
「倪师,带宽会进步,可未来操纵系统的体量也会膨胀。」
倪镇海不以为然,自信地说道:
「再膨胀能怎幺样?个户连100G空间都不完。」
「——」
唐文很想把这句话贴在魔都半导体的招牌下面:
《没人能用完100GB空间》
暂时略过云电脑,唐文把话题转移到M550晶片和GS1上。
倪镇海带他来到晶片实验室,苏慧生看到老板后立即晃悠起一块——CPU。
和4个月前唐文看到的那一块外表没有区别,但内部已经天翻地覆。
苏慧生:「现在的M550已经正式进入深度开发,这一块晶片的稳定性还未知,但已经具备设计的所有功能。
接下来我们将对其进行密集测试、优化稳定性、找BUG、降低功耗然后就可以正式推出了。」
「要多久?」
「设计验证—我还是向您保证在98年内完成,99年1月上市推出的时间点不变。「
晶片的研发大致要历经4个过程:
工程验证(EVT)——设计验证(DVT)—生产验证(PVT)——量产(MPW)。
EVT阶段完成后就意味着晶片基础结构确立没有重大错误,进入DVT阶段解决性能达标、功耗、兼容性的问题,然后就可以尝试PVT生产工艺良品率控制,完成前2个阶段就算晶片成功,第3个阶段就是稳定晶片质量。
唐文掰手指算算,从SSE成立挖人开始逆向奔腾、M550前身东江550晶片开始刚好13个月,加上接下来的DVT和PVT阶段6个月,总开发周期长达19个月。
很快了。
要知道为了加快速度唐文也抄袭了老马的快速叠代办法:快速流片。
未来晶片开发之所以难的最大原因就是流片费用高昂,毕竟开动整个晶片生产线就为了生产几百片试验品,费用可想而知。
未来一次流片几千万上亿足以让一流企业肉痛,所以每次流片前都会精心检查避免浪费。
现在的流片费用较低但也需要两三百万起步,而唐文的要求是快速变更、快速优化、
快速流片,短短7个月内M550流片12次,最近3个月更是流片8次,通过实践排查工艺问题。
在金钱的燃烧中不仅晶片飞速完善,还使得组建的晶片产线也快速成熟起来。
好耶,今年底就能用上国产版奔腾了。
唐文心中忍不住欢呼,临时决意给M550晶片开发部发一笔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