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
一家随时能都跟银行贷款的企业,风投机构想拿捏就会变得很难。
老曾清楚这点,也想让陆良明白,融资是锦上添花,咛德不是真的缺钱。
他们是诚心诚意寻找上市的合作者,也希望陆良以诚相待,持平等的态度。
陆良沉吟良久,提出了两个条件,曾敏群微微点头,收敛笑容:「愿闻其详。」
陆良说:「第一,我们希望在上市轮中领投,第二,享有一个董事局席位。」
曾敏群眉头紧锁,第一个条件,他可以答应,如果不是因为事前答应过招银国际,他更希望陆良能吃下10%的全部份额。
咛德时代是一家成熟的企业,他们主创班底总共持股超过50%,哪怕让出去20%股权,也无所谓。
而且陆良持股越多,就会对咛德时代更重视,上市时也会更尽心尽力。
但董事局席位,他不确定陆良要的是执行董事,还是非执行董事。
如果是后者还可以商量,
但如果是前者,他万万不可能答应。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不知道有多少企业,就是毁在投资人担任执行董事,外行指导内行。
陆良淡然一笑:「非执行董事就好,参与旁听,起到监督,但不参与决策。」
第一个条件纯属是他想多赚点,毕竟未来市值万亿,股份越多,赚的就越多。
第二个条件是以公谋私,他想造车,动力电池又是一台车的核心,打入咛德内部,也能了解到更多最新消息。
曾敏群面露思索,点头同意:「陆总,我们也有一个条件。」
「但说无妨。」陆良笑道。
「贵司在投资我司之后,上市之前都不允许转让股权。」
曾敏群是想借用陆良的名气,强强联合在A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