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有人爱看,就有需要,

有需要,就有市场。

于是就出现这种情况,网上的亚裔过得就像原始人,现实却到处都是拆那制造。

渐渐,东大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国内有精美精日,国外也有精中。

而且不同于国内,西方各个国家基本经历过国度、种族大融合,导致他们很少有祖国、民族,这种认同感。

想引进国内,还是比较简单。

「老庄,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薪酬待遇提高70%-100%。」

陆良对所有墙角都一视同仁,国人跳槽30-70%,老外跳槽70-100%。

老外确实比较高,但毕竟是去一个举目无亲,语言不通的陌生国家,理应比较高。

就像土木老哥,在国内搬砖月薪只有六七千,去到非洲小国随随便便都1万以上。

但封顶也就是100%,再高也不值得。

庄炜点点头,他们是过来学习的,早晚要回国,如果能再带走几个高端人才,也不枉陆老板帮他们交了那幺多学费。

他们出钱,通用出技术,双方合作在底特律建厂,只为一款还没有面世的电车。

这笔投资,本质就是在交学费。

可以看出,陆良考虑的很长远,不甘采用万国造,于是牵头溇水新能源产业园区的立项,现在又跟通用合作,把他们送过来。

归根究底就是希望,有朝一日,纯国产新能源车,不再是低端、廉价,没有技术底蕴的代名词。

虽然经常有人调侃,所谓的新能源车就是手机,加上四个轮子。

但毕竟是一辆行驶在路上的交通工具,可以粗制滥造,也可以精益求精。

陆良毫无疑问是后者。

「别说了,人来了。」

陆良低声警告,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跟一个五十多岁西装革履的老外拥抱:「弗兰纳里,好久不见,想我了没?」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