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他而破例,好像也不是不行,于是便答应陆良的条件,派遣专业团队,远赴香江进行专访。
接下来两天,陆良都是没事找事,配合那些媒体团队拍摄采访素材。
直到17日的前夜,雷子打来电话。
隔日一早,陆良便乘坐私人飞机去往京城,参加小米汽车的内部会。
京城,亦庄经济开发区,小米汽车工厂门口,陆良遇到也受邀前来的大强子。
虽然京东没有进场新能源的想法,但投资了不少新能源车企,还是小米汽车工厂的邻居,大强子过来,也不奇怪。
「雷君,这次下血本了。」
大强子笑呵呵,跟陆良打了声招呼,同时也讲起最近这段时间,京城发生的一些事情。
小米汽车原本是挂靠在北汽名下,但雷君不知道动用了什幺手段,拿到一张生产资质牌照。
要知道,自从前年陆良跟王川福联名上书,认为新能源市场应该是宁缺毋滥,不是宁滥勿缺,自那以后上面就开始收紧汽车生产牌照的发放。
小米汽车获得的这张生产牌照,说是京城地区,最后一张也不为过。
「谁让他把自己架在火上烤。」陆良失笑。
就在这时,两人身后传来一道声音:「陆总,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您把他们架在火上烤,也把我们逼到两难的处境。」
陆良回头望去,脸上笑容不减:「张董,瞧您这话说的,这个社会发展很快,市场是容不下那些慢吞吞的企业。」
北汽集团的董事长张爱军,国资国企的老大哥,以前还在京城国资委任职,所以他才有底气说出这种话。
张爱军面无表情:「可是就算再快,也要有个度吧?这幺快,真的合适吗?」
作为发展新能源的国策制定者之一,按照他们的预计,新能源市场想要发展到如今的规模,起码还需要三年的时间。
但因为陆良的出现,导致整个行业都进入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