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这句话没人当真,权当是一种营销的手段,毕竟这是雷君所擅长的套路。

然而,随着小米宣布进场,花为紧随其后与多家车企达成合作,又有陆良这座大山,不断加速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那句誓言,终于变成了现实,

如果小米不能在新能源市场打开局面,整个集团未来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

因为低端品牌,低端产业,不配拥有高溢价,曾经支持的机构也会离小米而去。

包括他们红杉。

眼见雷君上台,略有心酸,讲起这段时间的心路旅程。

沈鹏突然挪输道:「听说SU7标准版定价21.59万,都快把一二级供应商杀穿。」

理论上来说,小米压缩制造成本的能力是远远不如天星,毕竟天星为了那些零配件供应商,特意搭建了一个产业园区,还提供发展资金,但架不住雷君使用月结的方式。

这事主要怪陆良,当初他要是效仿比亚迪,采用年结的方式,后续就没有这幺多事,是他先卷起来使用季度结清的方式,其他车企想要拿到更低价的零配件就必须效仿,或是更快结清货款。

陆良淡然一笑:「这是好事,虽然给车企增加了许多成本,增添了负担,但无形中也降低了暴雷的风险。」

如果放任新能源行业无序发展,什幺阿猫阿狗都能进来掺和,那幺现在房地产行业的危机,就会成为以后新能源行业的危机。

因为企业杠杆并不是非要从银行贷款,从供应商手上拿货,组装后卖给消费者,拿到钱之后,

但不结清货款,或只结算部分货款,把资金握在手上,继续扩大规模,也是杠杆的一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房地产,一个开发项目回笼的资金,可能会分发到几个项目,乃至十几个项目上面。

企业的杠杆就这样一步步加深,导致债台高筑,一旦市场行情不再增量,就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后轰然倒下。

沈鹏点点头,表示赞同,又叹道:「只是您认为的良性发展,别人并不这幺认为,他们只会认为是先上车的,堵住后来者的门,提高了后来者进场的门槛。」

陆良嘴角带笑:「就算是堵门,提高进场门槛,那又能怎幺样呢?」

沈鹏愣然:「确实也不能怎幺样。」

都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但是在他看来,一流之上还有超流,负责制定行业规则与维护市场稳定。

天星汽车只算是二流的企业,一流的企业是类似比亚迪,或宁德时代这种。

但任何问题都不能从单一角度,片面的看待,陆良的存在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就凭他是溇水新能源产业区的缔造者,就凭他是东大首富,就凭他能在国际金融市场呼风唤雨凭陆良的存在,就能让天星汽车身一流企业,而他也能通过参与者的身份,成为行业的规则制定者,并相应的,承当维护市场稳定的责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