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本次会议,除了决定接纳陆良以外,还发生了一个本质的变化。
就是未来的圆桌会议,只要苏世民不侵犯陆良的利益,大概会变成他的一言堂。
「想要自己的权力稳固,就需要有个强大的敌人,迫使己方被动团结。」
威尔森看向陆续举手的众人,猛然发觉,苏世民的做法跟陆良是一致的。
假设以前的圆桌会议,苏世民只能调动20%-100%的资源,因为有些机构是听调不听宣,但现在他起码可以稳定调动60%以上的资源。
如果非要说两人有区别,或许就是陆良是主动选择,而苏世民是被动选择。
但不得不承认,苏世民把一盘死棋给盘活了,还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难怪陆良会不想跟他打交道,并选择让他去跟苏世民接洽。
威尔森也隐隐猜到,自己在两人之间扮演了一个什幺角色。
维持天平的稳定需要有支点,他扮演的角色就是那个支点。
倘若未来某一天,他选择倒向一方,天平就会发生倾斜。
想到这,威尔森呼吸都变得急促。
他很关键,是这场博弈的胜负手。
矣,
也不对,
天平的两侧都希望保持稳定。
他要是敢倾斜,死的第一个就是他。
而且时间始终会站在陆良那边,毕竟他才35岁,正值壮年。
反观苏世民73岁,已经是情绪激动,就会脑梗面瘫的年纪。
威尔森刚刚涌现的大胆想法,又赶忙打消,
十五分钟,转瞬即逝,美股再次开盘,
第三次熔断,不像前两次,已经没有任何资金敢下场抄底。
毕竟一而再,再而三,其中第二次跟第三次之间,还有天星金融的举牌行为诱盘,坑杀了不知道多少游资和散户。
现在市场风声鹤,投鼠忌器,导致交易量持续萎靡,没有投资者再进行多余的操作,他们纷纷选择了摆烂或是观望。
半场开香槟不可取,他们尝到了苦果。
只是相较散户投资者,机构更在乎市场未来的走向,准确说是天星金融的动向。
因为在这三次熔断中,都扮演关键角色的天星金融,却在举牌企业后销声匿迹。
然而,无论媒体怎幺问询,天星金融始终没有站出来回应任何问题,就好像一切都与他们无关,就差门口挂着,请勿打扰。
接下来几日,美股市场三大指数持续震荡走跌,根本不见反弹的趋势。
就像钝刀割肉,一点一点蚕食投资者的信心,没有耐心或不堪折磨的投资者,就只能选择抛售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4月中旬,几则消息接连公布,引爆了全球资本市场。
天星金融集团宣布剥离一些资产,成立一家子公司,名为世纪基金,并付出每年500万美元的管理费,全权交由德立美商业投资银行代持。
这些资产,包括天星金融在美股市场的所有资产,甚至包括了特斯拉,以及通用天星的股权。
紧随其后有消息传出,德立美与联合健康展开战略合作,哈里斯以德立美代表人的身份,成为联合健康集团的常务董事。
双方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邀请全美第二大及第三大医保集团加入,共同成立医保大联盟简称ICPT,立志为北美民众解决医保昂贵及手续繁琐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