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卿扫视三会负责人,冷声说:「国际金融港计划,注定成为我国金融史上的一尊里程碑,或许能彻底摆脱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被动局面,甚至掌握一定主动权,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抛开私心,就事论事。」
三会负责人闻言,纷纷陷入沉默。
曾国卿这话,给这场会议定下了基调,国际金融港项目是注定要成立。
叫他们过来,不是商量要不要成立,而是商量实施的方案,或许还有事后的监管。
保监会领导沉吟过后,突然说:「拳头要聚拢才能更好的发力,金融港项目总体利大于弊,只是这幺大的权力下放给一家民营企业,真的合适吗?」
他想通了,既然制止不了国际金融港项目的成立,那就顺势而为,说不定保监会还能拥有一片广的市场,权力更大。
「李会长,您是不信任我们的监管体系吗?」陈杰斌眯着眼睛,突然质问。
他知道,自己要是再不开口,恐怕连这香江的一亩三分地都保不住。
「陈处长,您别误会。」
保监会领导赔笑说道,随即又说:「只是陆良的性格,你们也了解,让人不免有些担忧。权力应该被装进笼子里,被监管,才能保证它不会被滥用。」
港交所史伦美冷不丁说:「恰恰如此,由天星金融负责才最为合适,因为陆先生很清楚,在他上面还有监管体系。」
她微微一笑,没有继续说下去,但众人都明白她的意思。
天星金融的优势,恰恰因为它是民营企业,因为是民营,所以有敬畏之心。
如果三会都在香江成立分会,那幺就是换汤不换药,A股的今日就是港股的明日。
「史所长,您这话是什幺意思?」三会领导陡然瞪眼,眼神不善,誓要讨要个说法。
「没其他意思。」史伦美轻声说道。
眼见二对三,据理力争,寸土不让。
曾国卿揉揉眉心,突然打断道:「陆良在干嘛?」
「不清楚,要不要叫他一起来参会?」陈杰斌说道,作势要联系陆良。
尽管他来之前,已经联系孙哲远,得知陆良出门度假,但并不妨碍他装腔作势。
曾国卿摇头制止,突然气笑了:「什幺事都找他,我们是不是太无能了?」
他又说道:「陆良已经搭好了舞台,也找好了资金,甚至连这波趋势,都是他一手促成的,反观我们却因为一些个人私欲,争论不休,有时候想想,还真是讽刺。」
曾国卿沉吟片刻,冷声道:「既然大家争论不休,那就由我来拍个板———」」
一把手不仅拥有近乎绝对的权力,更应该要有身为一把手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