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342章 开拔(上)

七月是收割季,也是最好的远征时间。

从这里沿着原先征伐大马士革的路径,一路往北,经过的都是撒拉逊人的村庄与城镇,即便没有拜占庭、亚美尼亚、赛普勒斯以及亚拉萨路等地的援助,采取这种以战养战的方式,远征大军也不用担心补给不足。

而对于亚拉萨路的人们来说,这些环绕在亚拉萨路城外阡陌连片的大营能够消失,也让他们松了口气。

撒拉逊人时常说——野蛮的法兰克人,这是种揶揄,也是一种对事实的阐述,法兰克人完全做得出在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报酬时劫掠友方的事情。

不久前的君士坦丁堡暂且不去说,连罗马也曾经遭遇过好几次浩劫——譬如我们的腓特烈一世,当初他可是被教皇亲自邀请到罗马去平定暴乱的,结果就是他反过来想将罗马占为己有,并且借这个名义数次攻打义大利。

这样浩大的人群当然不可能拥挤在一处,浩浩荡荡的朝着一个地方进发。

于是,腓特烈一世自成一体,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则求上了理查一世,理查一世是个骁勇善战的骑士,而腓力二世很清楚,自己的资历、年龄和力量都无法与理查相比,他允诺将手下的骑士交给理查管理,并且发誓说不会干涉理查的决定,才让理查勉勉强强地接受了下来。

理查当然是希望能够再一次与鲍德温和塞萨尔并肩作战的。

但塞萨尔劝住了他,因为这并没必要,他们此次,并不是以大马士革为目标——确切点来说,如果不是的黎波里伯爵雷蒙丢了大马士革,大马士革应当是他们的起点才对。

接下来他们要继续向北,霍姆斯,哈马,甚至于阿颇勒……只是是否能够达成这些标的,还要看应召而来的十字军骑士们的意愿。

无论他们是为了荣誉、金钱,还是土地。

说起这件事情,在开拔之前,借着给小公主伊莎贝拉庆生的理由,他们还召开了一场盛大无比的宴会——当然伊莎贝拉的命名日并不在这个月,但那又怎幺样呢?这只不过是一个由头罢了。

每个骑士都得到了一份礼物,这个手笔堪称豪奢,就连腓特烈一世都在开玩笑说亚拉萨路国王是否想要收买他的骑士,叫他们留在这里,为己所用。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在此时,只有穷苦到承担不起骑士耗费的领主才会默认自己的骑士到其他地方「打工」。

鲍德温提出了一个建议——事实上,这个建议应该说是一种原先并不会公开的默认规则。

就如同第一次十字军东征那样,一些骑士来了,就没有再离开,他们成为了这里的领主,或者是国王;有些骑士来了,又走了,带着荣誉和金钱回到了自己的城堡——一般而言,他们都是有资产可继承的。

凭藉着这份功绩和酬劳,他们可以在国王的宫廷中得到一个位置,或者是修缮自己的城堡、招募更多的骑士,他们的需求不同,结果当然也不同。

而此时,亚拉萨路的国王鲍德温就有意与法国国王腓力二世,英国国王理查一世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一世签订一份书面的契约。在这份契约中,他愿意让出一部分战利品来换取他们将要得到的城市和领地。

这种做法在欧罗巴中并不罕见。

有时候,当国王的贵族们觊觎某处领地的时候,也会提出用自己的另一片领地交换,或者是直接花钱买。

腓特烈一世将契约交给身边的教士,听他仔细剖析每一个单词的含义,思考良久,才慎重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当然不会留在圣地,他有着如此之大的一片领土要统治,还有他一直耿耿于怀,难以舍弃的义大利。

但是他也要求在这场远征中所得到的圣物要先由他挑拣,他要拿走其中的三分之一,供奉在自己的教堂里,或者去罗马耀武扬威。

除此之外,他还索要了三片真十字架的碎片,还有一些其他保存在各处教堂里的圣物,如圣母玛利亚的头巾,圣亚纳的手指或是圣彼得的头发之类的,他甚至想要从耶稣基督的墓穴上敲两块石头带回去。

当然,这个要求被拒绝了,这实在太过亵渎了。

此时,鲍德温只能感叹自己的老师真是有先见之明,叫他们暂且将裹尸布的消息隐瞒了下来,不然的话,这块裹尸布肯定保不住。

而法国国王腓力二世的要求也很简单。他这次来原本就只是为了累积功勋,虽然跟着理查,战场的主导权必然会在这头狂傲的雄狮身上,但他在旁观摩,也能够学习到不少可用的东西,而且他的骑士们——他收拢了不少年轻不得志的骑士,他们忠心耿耿,坏就坏在没有多少实战经验,但如果他们能够在与撒拉逊人的战斗中凯旋的话,对上那些诸侯的士兵他也不用担心他们会没有一合之力。

另外就是钱。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