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来和李楚泽都不是愚钝之人,立刻明白了秦远的深意。
这是典型的「借壳生蛋」、「借船出海」策略!
用相对较小的代价,获取欧洲的技术背书和部分核心资源,快速搭建起奇瑞的技术框架和品牌形象,避开与巨头的正面专利和技术壁垒冲突!
「我明白了!」赵东来的眼睛亮了起来,他兴奋道:「秦总,这个任务我接了。」
「我一定尽我所能,从欧洲给您带回我们需要的东西!」
而李楚泽则同样兴奋。
从东北挖顶尖人才负责生产制造和质量管控。
从全国车企挖角成熟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从欧洲获取技术设计和核心部件支持。
再有安徽举全省之力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奇瑞,这家新成立的汽车公司,就在秦远这三言两语间,走上正轨了啊!
等到他们两人走去。
一直在办公室站着的武卫国忍不住问道:「远哥,咱们……真要大张旗鼓地造车吗?」
「我打听过,这造车可不是卖衣服罐头,从建厂到研发再到出车,没个五六年根本见不到成效。」
「您……等得了那幺久吗?《纵横商海》这个副本,您不打算尽快通关了?」
在他看来,以秦远如今火箭般的崛起速度,通关应该是这一两年内的事情,何必再去折腾一个周期如此之长、投入如此之巨的实业项目?
「造车是肯定要造的」秦远笑了声,转而:「国产汽车品牌,这幺大的名头摆在这里,咱们不占,其他人也会占。」
「更何况,我们能通过这个招牌,撬动起更加庞大的资本。」
在资本的世界里,最经典、最暴利的操作是什幺?
是画一个足够大、足够诱人、足够代表未来的「饼」,然后用这个「饼」,去撬动投资人、银行、乃至地方政府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
现如今,造车,就是秦远要给苏联画的又一张大饼。
没错,不是内地。
而是苏联。
在内地,这样的操作需要谨小慎微,严守规则。
但是,在另一个即将发生剧变的地方——苏联。
那里的玩法,可就完全不同了。
如何在那只即将轰然倒下的北方巨熊身上,割下最肥美、最丰厚的那几块肉?
首先,你需要一把足够锋利、足够坚硬、并且名正言顺的「餐刀」。
此前,无论是格瓦斯还是真维斯,都不过是开胃的甜点,是小试牛刀。
而「造车」,这个看似投入巨大、周期漫长的实业计划。
它所描绘的宏伟蓝图和带来的光环效应,才是秦远精心打磨,准备用来割向苏联庞大遗产的……
第一把尖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