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82章 真正的计划,层层迭迭

而看不透的又何止是他一个。

燕京,一栋可以俯瞰长安街的奢华办公室里。

何长青指间夹着一支雪茄,面前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摊开着几分薄薄的报告,以及那份《经济日报》。

他调用了一切资源,对于奇瑞这家公司进行调查。

他有种直觉,秦远耗费如此心血,甚至拉上李楚泽那个纨绔和安徽国投,绝不仅仅是为了造车那幺简单。

这背后一定隐藏着更深的目的,一个与秦远一贯「速通」风格相符,却能解释他为何突然投身漫长制造业的深层逻辑。

但是,一无所获。

奇瑞成立之初的名头是「安徽奇瑞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

名义上的说法,是为远东贸易从苏联大规模进口的拉达、伏尔加等车型提供维修配件和保养服务。

随着进口车数量激增,建立一个本土化的零部件供应体系,符合商业逻辑,也完全迎合了地方发展汽车相关产业的诉求。

从政策上无可指摘。

而另一边,赵东来手持安徽国投的文件,正在欧洲进行「商务考察」,目标似乎是某些德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和二线设备厂商。

而李楚泽,则凭藉其独特的「人脉」和「挥金如土」的风格,活跃于长春、十堰、尚海、燕京等各大汽车工业的重镇。

以远超国企的薪资待遇和「原始股」的承诺,悄然挖角着各大汽车厂的工程师和技术骨干。

所有这些迹象都似乎指向一个结论:秦远和李楚泽,是真的在秘密筹备造车!

只是碍于当前国家对轿车项目的严格审批限制,不得不以「零部件」之名,行「整车」之实。

但.

这可能吗?

在九十年代初,投入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回报周期漫长的行业?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