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擡起头,看向李远潮,问道:「大超,你在体制内有渠道,有没有打听到,《经济参考报》的这篇神来之笔,到底是哪位高人的手笔?」
「或者说这背后……有没有京爷本人或者他团队的推动和授意?」
在宋濂看来,奇瑞的发布会是点燃炸药的引信,而《经济参考报》的这篇报导,才是真正将爆炸威力推向顶峰的完美推手。
其论述之严谨、站位之高、对国民心理把握之精准,都堪称教科书级别。
李远潮摇了摇头:「我特意问过了。写这文章的记者叫孙磊,就是个刚毕业没多久的新人,过年期间老记者都休息了,才临时把他派去的芜湖。」
「文章是他独立完成的,社里都没怎幺改动。内容……大部分也是基于秦远在发布会上公开说的那些话提炼升华的。」
宋濂听后,沉默了片刻,最终颇为感慨地叹道:「那这个年轻人,前途无量了。敏锐的洞察力和政治嗅觉,是记者最宝贵的素养,他具备了。」
「这文章写的……真是天时地利人和,怎幺就偏偏被京爷给撞上了?」
他怎幺也想不通,当初浪潮标准确立时,怎幺就没有这样一个记者,写出一篇如此高屋建瓴、直击人心的宏文?
感慨归感慨,危机感却前所未有的强烈。
「不过,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弥足珍贵的。」宋濂擡起头,眼神坚定无比,「大超,我们必须加快速度了。」
「加快速度?」李远潮一愣,「老宋,咱们的汉显传呼机都快一统国内市场了,市场份额占到七成以上,还要怎幺快?」
「向前看!」宋濂的声音斩钉截铁,「造手机!这绝对是下一个时代,中国最需要、也最具战略意义的产业!」
「手机?」李远潮怔住了。
「对!我仔细研究过技术趋势。」宋濂的语速加快,认真道:「现在是模拟网(1G)时代,大哥大又贵又笨重,但在欧洲,GSM(2G)标准已经快要商用了。」
「数字网络意味着更清晰的通话、更小的功耗、更便宜的成本!」
「基于2G网络的小巧、便宜的手机,绝对会淘汰大哥大,甚至……未来很可能连我们的传呼机都会被它整合取代!」
宋濂作为技术控,他的眼光已经看到了数年之后的未来。
但他也清晰地感受到,秦远的狂飙突进,已经压缩了所有玩家的时间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