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外的莫斯科,阳光正好。
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铁与血的味道,以及新旧时代交替前特有的、躁动不安的气息。
伏尔加汽车厂,厂长办公室。
卡丹尼科夫手中拿着刚刚送来的《消息报》,目光快速地扫过头版头条的每一个字。
当他的视线落在「圣彼得堡」和「波罗的海啤酒厂」这几个关键词上时,眉头不易察觉地微微蹙起。他
擡起头,看向坐在对面沙发上的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
前几天,别列佐夫斯基慌慌张张来到伏尔加厂,直到现在都没有离去。
两人通过报纸上知道了秦远的消息后,都松了口气。
不过,卡丹尼科夫显然关心的更多。
「鲍里斯,」
卡丹尼科夫将报纸推过去,手指点了点那篇报导,「这个波罗的海啤酒厂,是不是就是去年才在圣彼得堡完成整合的新厂?」
他对于这家啤酒厂有印象,当时还登上了报纸。
别列佐夫斯基常年在欧洲那边往来,对于圣彼得堡这样一个枢纽,他是熟悉的很。
他放下咖啡杯,接过报纸快速浏览了一下,点了点头道:「「是,这家啤酒厂效益不错,生产的『波罗的海』牌啤酒远销到好几个加盟共和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卡丹尼科夫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那你觉得,这报纸上说的,远东贸易会和这家啤酒厂有合作,有几分可信度?」
他本能地觉得,秦远的手伸得似乎有点太长了,从汽车突然跳到啤酒,跨度太大。
别列佐夫斯基耸耸肩,不以为意:「倒也不是没可能。或许是圣彼得堡那边想利用他的渠道,把啤酒卖到中国去呢?」
「毕竟,中国市场的潜力可是肉眼可见的在持续增长。」
因为这一次汽车销售的比拼,别列佐夫斯基对于中国这块市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两人聊了一会儿并没有纠结,而是集中到了奇瑞与伏尔加合作造新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