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远东国际银行真的倒了,那岂不是说他们识人不明,政策失败?
这几乎就是给他们的政敌递刀子。
这已经不是秦远一个人的事了,而是关乎他主政莫斯科的核心政绩。
看到卢日科夫眼神的变化,秦远知道火候到了,立刻递上更实际的筹码:「市长,远东集团直接或间接为莫斯科提供了上万个工作岗位,波罗的海啤酒厂、真维斯、切尔基佐沃市场,每一个都是稳定的税收来源。」
「如果银行受挫,整个产业链的资金链都会紧张,这上万个家庭的生计将会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秦远压低了些声音,「切尔基佐沃市场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模式能有效规范黑市、稳定物价、满足市民需求,极大地减轻了市政府的管理压力。」
「这样大好的局面,难道要因为一纸不怀好意的诉状而中断吗?」
卢日科夫沉默不语,正如秦远所说,现如今远东集团早就打上了他卢日科夫派系的烙印。
打压远东,就是在否定他的执政能力。
但他仍在权衡。
远东国际银行的扩张速度确实让他有些不安,那股野蛮生长的力量,似乎有些脱离掌控。
「市长,」秦远适时地缓和了语气,抛出了一个更具诱惑力的愿景,「我计划,在度过此次风波后,将远东国际银行的部分核心总部职能,以及未来成立的啤酒控股集团总部,都设立在莫斯科。」
「想必这将会是您任期内,引进外资、激活民营经济的标志性政绩工程。」
「不过,我现在担心的,其实并非十国银行本身。我担心的是,如果我们在压力下退让,只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今天他们可以用『不正当竞争』的罪名搞垮我,明天就能用同样的手段,挤压其他本土新兴企业。
「长此以往,莫斯科的金融命脉将被他们彻底垄断。」
秦远的目光如同实质,紧紧盯着卢日科夫:「到那个时候,在莫斯科这片土地上,制定规则的将不再是您和塔塔夫市长,而是那些……西方的银行家了。」
嚯。
卢日科夫猛然擡头。
他握有的权力,绝对不容染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