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振聋发聩的语句在他脑中回响。
结合眼前苏联正在发生的、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失败案例,他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髓,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体悟。
戈氏、叶氏等人,何尝不是陷入了某种脱离国情的「本本主义」?
他放下书,拿起娜塔莎和易笑迪联合呈上的远东集团年度财务报表。
这份厚厚的文件,清晰地展示了他在这片即将倾覆的帝国废墟上,攫取到的惊人财富清单。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东-波罗的海饮品集团】。
在成功整合波罗的海啤酒厂、吞并奥恰科夫饮料厂及哈巴罗夫斯克的格瓦斯原浆厂后,一个横跨苏联的饮品巨头已然成型。
旗下拥有「远东格瓦斯」、「远东可乐」、「沙皇格瓦斯」以及「波罗的海」系列啤酒等众多品牌,稳坐苏联饮品行业的头把交椅。
西方资本给这家集团的估值是10亿美元,并有多家机构表达入股意向。
但在秦远看来,这个估值被严重低估了。
且不说其在苏联市场的垄断性占有率,即便联盟崩溃,远东集团铺设到各加盟国的销售渠道和经销商网络不会随之瓦解。
混乱,反而会加速它对同类中小厂商的吞并。
更何况,在他的蓝图里,不久的将来,「波罗的海」啤酒将强势进入中国市场。
仅凭这一点,其潜在价值就不可估量。
而在过去几月,除了整合现有产业,规模最大、也最为隐秘的行动,无疑是针对社会工人派系资产的疯狂收购与变现。
看不上的零碎资产直接抛售回笼资金,看得上的则被整合进远东集团的庞大体系。
而其中最让秦远感到意外的,是报表上新增的一个分类——【远东酒店】。
他看着那后面标注的价值总额——十五亿美元,甚至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名下所属:一百七十六家三星级宾馆,二十一家四星级酒店,还有五家顶级疗养院。
「我们名下什幺时候多了这幺多酒店?估值比饮品集团还高?这也是西方资本评的?」
秦远带着疑惑,立刻将易笑迪叫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