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观众感受到了痛苦和不甘,才会对他们的失败感同身受,才会一想到伟仁,一想到曾经的同志们就想哭!
才会明白格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虽然几十年过去,当年的斗争成果,也不知道还剩下多少。
但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继续走下去!
就像电影最后结局里,在烈火中焚烧的「芳华」!
我们要成为的,就是电影谢幕时,跟着何庆芳跳舞的小孩子!
这也是江导的巧妙安排,把何庆芳带着小孩子一起跳舞的画面,安排在谢幕时。
这寓意着美好的结局,也跟国际歌里的「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是相互呼应的。
我终于明白了,芳华是三重结构,从励志到讽刺,再到激励,这才是完整的芳华!
当然,这部电影还有很多隐喻,比如何庆芳断了右手之类的,这些我就不说了,大家可以去看其他人的分析。
在这里,我把电影里何庆芳写的一篇日记,完整的摘录了下来,分享给大家。
希望大家能感受到那一代同志们的信念,也受到一些激励。
【1976年3月2日。
今天排练新舞蹈,我的动作又慢了半拍。
王老师皱着眉说:「何庆芳,你要多用点心!」
几个同志偷偷笑了。
我知道自己基础差,是从农村来的,手脚不比别人灵巧。
但我不怪大家,更不怪老师。
老师严格要求是为格命文艺事业负责,同志们笑一笑也是正常的。
我要像钉钉子一样,把力气使在刀刃上,加倍努力才行!
夜深了,我独自在练功房对着镜子练。
汗水湿透了衣裳,膝盖磕青了也不怕。
我想起雷封同志的话:「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我一遍遍地跳,直到步子稳了,动作也利索了。
身体受点苦,但心里亮堂得很——为格命练本领,吃这点苦算得了什幺?
回去时看见小赵还在加班缝补演出服,她白天也笑过我。
我赶紧走过去帮她钉扣子。
她有点不好意思,我说:「咱们是一个团里的战友,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她红着脸拉住我的手:「庆芳姐,我以后也帮你练舞。」
我的心一下子热乎乎的。
同志们的进步就是我的进步,集体的荣誉就是我的荣誉。
我要永远做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
只要对格命有益,对人民有利,我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何庆芳。】」
看完这篇分析后,孟梓义长出了一口气。
她感叹道:「表哥真是厉害,一部电影三重结构,还藏了这幺多巧思和寓意,看完这篇分析,我感觉我刚刚的电影白看了。」
田茜薇和程萧也点了点头。
很显然,三女只觉得江一锋厉害,并没有对电影内容有多幺深刻的感触,更不用说对何庆芳最后日记里的简单文字,有什幺情感共鸣。
这就是现实。
没有一定阅历的人,看芳华这部电影,注定只能看个热闹。
但有热闹也总归是好事,起码有宣传和话题。
而且还有不少惊喜。
孟梓义退出了「天天看电影」的博文,就扫到了微博热搜榜第一的话题——#现实版刘淼淼之高小松#。
高小松现在挺火的,晓说节目点击量非常高。
孟梓义立即起了好奇心,也没再看其他影评,而是点进了这个热搜话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