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三,明日开始,朕每日辰时都会前往勇卫营旁观试炼,凡缺勤、懈懒、失职者,全按军律执行!」

「第四,通知内书堂,明日巳时举行考试,面对所有在学内使及随堂、秉笔。」

朱由检顿了顿,缓缓说完最后一条:

「第五,明日申时,照旧在武英殿群臣召对!其中除了今日参与的阁臣卿部之外,将在京九卿、六科都给事中也一并叫来参加。」

他微微一笑,脸上的笑容说不出的邪恶。

「对了,提前给他们发一道策问题,让他们明日下午进宫前,都写好了,一并交上来。」

「至于题目嘛,干脆就叫……」

「——关于提升京师治理水平的对策征集」

另外这事是有案例的。

以崇祯三年「开海禁」一事,从发文去地方征求意见,北京不太想开,福建地方建议开,这幺来来回回,最终花了8个月才定下来。

封建王朝做事就是这幺慢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时钟发展缓慢,其实也是因为古代的生产并不需要精确时间。

——

是的,你没看错,和很多地摊文学臆想的「福建利益集团」抵制开海不同,当时福建地方官是强烈建议开海的。

——

尚膳监、御药房这些地方具体人数没查到,我瞎编的,别信。

信王府亲卫倒是实实在在的300人,明熹宗实录中有说。

——

0.03两/亩是皇庄税收标准,在最开始皇庄那章说过。

——

明朝出版业很发达,东厂也通常会把采买的报纸送进宫去,但不会如主角要求的这幺全面。

——

p.s,看完记得再翻一下,直到出现「未完待续」,不然他不算追读的T-T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