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朝一日,整个福地,都将全部转化为灵地,那也将是余安彻底掌控福地的标志,真正做到一念之间,在福地中改天换地。
这才是谷不需要在外设置聚集地,就能养活那幺多筑基境,以及未来在不断延长的风灾中,自给自足的最大底气所在。
余二山此次关注灵田,就是为了未来提前做准备。
「如果百年后,谷的人口再增加一倍,甚至是两三倍,在不往外售卖灵药的情况下,这三十万亩还能满足吗?」
「增加这幺多?」
卢晨光愣了一下,但随后计算了一番后,摇摇头说道:「如果增加的只是普通人,或者胎动境,那幺这三十万亩灵田倒是足够了,无非就是多种植一些灵米。
但如果以谷目前的链气境以及筑基境比例,增加个两三倍,还要维持他们日常修行所需的灵药,就不够了,起码要再增加二十万亩灵田。」
谷现在的筑基境,已经达到一百八十余人,至于链气境就更多了,尤其是最近新增了近三百名链气境,卢晨光可是知道他们底细的,将来普升筑基境的机率,也会更高。
如果百年后增加两三倍的数量,繁谷光是筑基境,就可能达到八百人左右,这无疑是个很恐怖的数字,他们日常修行,消耗的资源也是海量的。
这还没算上链气境,以及金丹境。
可想而知,到时候谷会面临看怎样的压力。
这也是很多福地,不得不控制筑基境数量的原因,多数小型福地,筑基境也就个位数,只有到了中型福地,筑基境的数量才开始暴涨。
就算是大型福地,筑基境的数量,一般也在两三百左右。
唯有圣地,才会常年维持五百以上的筑基境。
但不管大型福地,还是圣地,都是靠着那些中小型福地的供养,以及在风灾中斩杀虫族,赚取资源。
光靠他们自身的灵田,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而且,每年风灾中,天地灵根的消耗也是大头,需要一直维持领域,抵御着外界的风灾,庇护一方。
这也是为什幺很多福地成长缓慢的原因,就是资源跟不上。
谷能够实现自给自足,更多的是靠着余安施展的泽被神通,否则同样不够。
「接下来,减少灵药出售,以存储为主,主要培育那些不可或缺的灵药,或者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成熟的灵药,我希望百年后,繁谷在灵药方面,不会出现短缺,满足一切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