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就比如轻汽公司的前身京城二汽。

当年他们研究出了京城130,然后一机部就要求全国的130以轻汽公司的130为蓝本学习,最终送出去了几十套京城130的生产图纸,这个行为让全国各地拥有了几十家生产130的汽车厂。

有时候李野会想,如果当时京城二汽不向外无私的援助技术,自己独享整个内地轻卡市场,那么他们的产能会提高多少倍?

产能提高了,那么各个相关部门是不是就更重视了?那么他们发展到现在的话,还会是汽车行业里的“弟弟”吗?

李大勇骑着自行车到了昌北机械公司的技术部,一边领着李野进门一边说道:“哥,我们一直在学习iso标准,但我觉得如果全盘接受他们的所有要求并不太现实,至少对我们来说有难度.”

就是几十年后,内地的iso9001也跟海外不完全一样,毕竟水土不服,需要有我们自己的特色。

李野淡然的道:“当然,我就是借机生事罢了。”

李大勇震惊的看向李野:“借机生事?哥,你这么实诚的人,都学会借机生事了?”

“滚,我怎么就实诚了?我聪明着呢!”

“嗯嗯嗯,哥你老聪明了,咱清水县没有比你更聪明的.”

李野这次确实是借机生事,先提出iso质量管理标准这个新事物,然后借着机会争权,然后夹带私货。

【诸位懂iso质量体系吗?不懂呀!那就好办了,最终解释权归我】

李野想要进行的改革,有些跟iso根本就不搭边,但是你们不懂.那就不要怪我喽?

。。。。。。。。。。

李野跟吴炎等人去喝酒了,老苗师傅等人却在车间里耐心的参观学习。

现在的昌北机械公司已经不只生产工业缝纫设备,纺织设备也早就开始量产,汽车变速箱和车桥也在研究阶段,

这一大片厂房,大礼拜天全部正常生产,这个红红火火的景象,让轻汽公司的参观职工不得不虚心学习。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