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而且人家在三十三岁的时候,就放了个大卫星,面向全社会配置资源,组织国内100家法人企业共同投资成立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股份制企业,号称——百家企业造福田。

李野想想自己上辈子三十三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再琢磨琢磨这辈子,就算他是挂逼,想要在三十三岁的时候做到这种地步,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

其中的变数和难点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李野不敢小瞧王金羽,陆知章却不以为然,他可是京城国营大厂的处级干部,看山沟里的王金羽,怎么也看不出金光来。

于是他笑着道:“诶呦,王副厂长也是大学生啊!我们李副厂长也是大学生呢!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呀?”

王金羽赶忙答道:“我是辽省大联理工的。”

陆知章恍然道:“大工的呀!知道知道,我们李副厂长是京大的。”

“京大?”

王金羽一愣,然后问道:“圆明园那个京大吗?”

陆知章道:“那可不嘛!也没有第二家敢叫京大不是?”

“啧~”

王金羽感叹的砸吧砸吧嘴,对着李野羡慕的道:“我在考上大学之前,一直以为自己是学习第一,

到了外面才知道人外有人,后来参加工作之后,更是觉得天外有天,就比如我们厂以前一直用莱柴的柴油机,那叫一个难用,

结果人家引进了一套海外的先进生产线,一下子就脱胎换骨了,我们也是通过他们,才知道轻汽公司这边技术力量雄厚,所以才过来寻求帮助的.”

听到王金羽直白的求助,李野没有再跟他兜圈子,直接就问道:“那么王老弟,你们厂现在的主要产品是什么?你们想要获得什么样的帮助?”

“我们厂现在主要生产‘鸣飞’牌四轮小卡车,但是技术底子薄,产品销量一般,我们看你们的改进型130市场反应非常好,所以就想通过联营的方式学习经验.”

王金羽倒也实在,直接就跟李野说了要联营,要学习经验,这也是现如今很多小国营、小集体的路数,

先找到一家大厂,然后内地企业是一家,小弟我需要大哥的帮助,咱们一起为国家做贡献。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