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文庆盛有几斤几两,彭叔这些长辈早就知道了,到了他这个年纪,拼的就是谁家的后辈更加出息,更有潜力。
虎父无犬子这句话,可不适用这个新时代,有很多英雄好汉就是因为没有优秀的子侄,最后都落得一个人走茶凉的下场。
老文家在文庆盛这一代并不突出,但是新生代的培养上却是出类拔萃,文国华、文乐渝再加上李野、潘小瑛,个个堪称优秀,就没有一个庸才。
所以只要不是出什么大的意外的话,老文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都能够得到这个小集体的支持。
彭叔跟李野和文家父子聊了一会儿之后,忽然对着李野问道:“你根据苏鹅的情况写的那篇文章,我们在小范围内传阅过了,
大家一致认为你分析的角度很新颖,也十分大胆,所以我现在想知道,你以后是确定要留在制造业发展呢?还是有其他的打算?”
李野一怔,顿时有些紧张。
因为从苏鹅回来之后,柯老师就让他针对苏鹅的巨大变故,写一些自己的心得见解,
然后李野在写心得的过程中,就结合苏鹅和内地的情况,夹带了一点私货,
其中最“大胆”的就是阐述了苏鹅在经济方面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才导致了力量衰退,所以建议进行财税体制改革,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只不过在彭叔眼里这种“大胆”的意见,在李野的记忆中却是无比正确的,
在苏鹅巨变两年之后,内地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多次征求意见,终于确定在94年执行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税体制改革,
这次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税制逐步简化、规范,税负更加公平,对于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举缓解了“处处缺钱”的窘境。
要知道八十年代那么多的项目下马,除了某些人“短视”的原因之外,还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迫,国家真的没钱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