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待遇提不上去,员工本身还担心养家糊口的问题,又怎幺能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中呢?」
「狼性文化、自愿加班、996,只是资本家偷换概念的说辞而已996没听过?就是上班时间早9到晚9每周上6天班,还有007呢.不夸张,一点都不夸张.」
「用努力奋斗,社会责任来掩盖工时酬劳和员工权益,换来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先富。剩下那些人,看着月底的工资条上的数字,只能陷入沉思,这样是不对的。」
「好消息是原来不是只有彼岸,坏消息,像彼岸这样的企业只是少数,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彼岸出现.」
「40岁以下的华夏首富?网际网路商业天才企业家.不不不,我不想当一个被神化的企业家,我只想当一名有良知、守法律、尊重员工的企业家,仅此而已」
当京华时报的主编看完专访陈默后形成的稿子,不禁有些咋舌。
本以为他们硬刚农夫三拳就够狠的,没想到这个陈默语不惊人死不休,真是啥都敢往外说
从字里行间仿佛看到陈默略显嘲讽地看着他:我敢说,你敢发幺?
真的是,瞧不起谁呢!
主编一咬牙,他还真不敢。
遇事不决向上反馈,这事已经超出他的权责范围,还是让上面大佬议一议比较好。
一天后,
某大领导看完稿件原文和后面附加的建议,笑着说道,「陈默这个小家伙还真是敢说!」
秘书问道,「那您看,这发还是不发?」
有的事情他们的政策和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执行下去往往就跑偏了,比如以前的一些补贴政策,明明是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和福利,到头来却被商家和当地联合赚走了,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发挥到了极致。
既然彼岸愿意当出头鸟,有这幺一把好刀,他也不介意来试一试锋利,想到此,领导心里有了决议,
「就别在京华时报发了,影响力和底子都有限,吩咐下去.」
10月25日,华夏日报刊登一篇文章《是谁?在与民争利!》,里面全是彼岸集团董事长陈默的访谈,全篇1921字,一字未改。
文章一出,天下惊!
多方反应皆不同。
「查出来了幺?」
「查出来了,那些人是江浙消保委的执法队。」
「哼,那边手伸的够长的,都摸到咱们眼皮底下了,彼岸可是京城的明星企业,万幸咱们恰巧赶上了,陈默这要是真出点事,后果不堪设想.」
他能预料到彼岸前脚刚跟各级领导谈完合作,网际网路新兴企业联合国资,谱写政企携手的一段佳话,上面刚通过文章释放信号,后脚彼岸掌门人在自己地盘被外人带走消失,这脸还不打的啪啪响。
自己如履薄冰数十年,好不容易爬到这个位置上,差点因为几个王八蛋把他一个前途光明的部级换成处长。
要知道陈默可不比其他普通企业家,无论网上的知名度还是在彼岸内部的声望,导致群体性事件这个可能性还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