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波谲云诡的资本博弈,如同迷雾笼罩,让人难以窥见全貌。
而那段时间,阿里总部周边的房价如同坐上火箭,一日一价,成为蚂蚁管理者们记忆中最疯狂的注脚。
直到监管的“铁拳”突然落下,这些在资本狂欢中迷失的“大蚂蚁”们,才如梦初醒,却为时已晚。
陈默在本子上写着“2020,老马外滩开炮,蚂蚁冲击上市未果”
而老许,则是陈默登顶路上另一个强劲且危险的对手。
作为两万亿债务帝国的缔造者,可科普下这是一个什么量级的概念。
相当于一个人每天都中双色球大奖,那也需要从唐朝活到现在,才能还清,需要整整一千三百年
他与他掌舵的恒大,将房地产行业“拿未来的钱造现在的房”的潜规则发挥到了极致。
通过预售制度,提前收取购房者的房款,再利用银行贷款、债券发行等融资手段,大规模拿地开发。
在房地产市场上行期,这种模式让恒大迅速扩张,短短数年,恒大便从行业中游一跃成为龙头,土地储备量、销售规模屡创新高,风光无两。
然而,这种模式就像在高空走钢丝,看似华丽,实则危机四伏。
其致命弱点在于对资金链的高度依赖,而回款速度一旦跟不上,风险便开始累积。
随着规模不断膨胀,负债规模也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其实,不止恒大,整个房地产行业都在高速扩张的浪潮中狂飙突进,只是各家杠杆玩法各不相同罢了。
以碧桂园为例,在行业鼎盛时期,其凭借“高周转”模式异军突起。
严苛到堪称魔鬼标准的时间节点被内部称之为“3456模式”,即拿地3个月必须破土动工,4个月实现开盘销售,5个月资金回流为正,6个月完成资金全面回笼并开启下一轮循环。
在市场向好时,这种模式让碧桂园跑马圈地、迅速扩张,跻身行业巨头之列。
但当行业步入下行周期,销售遇冷、房价下跌,碧桂园紧绷的资金链瞬间拉响警报,随时面临断裂的巨大风险。
相对而言,万达属于歪打正着,本来作为业内老大,在陈默之前就登顶过华夏首富的老王,当时就喊出‘在国内打造一座游乐园,让迪士尼20年不盈利’,风头一时无两。
随后,万达开启了疯狂的海外并购之路,美国 amc影院、英国 sunseeker游艇公司、西班牙大厦、好莱坞传奇影业等一众优质资产纷纷收入囊中,2500亿人民币的海外投资,让万达成为全球文化娱乐和地产领域的超级买家。
然而,“非主业投资”“盲目投资”的社评,如同一记闷棍,加之强取马来西亚“大马城”项目引发的争议,让万达陷入舆论与政策的双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