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补看了《吉祥》后,才对这位年轻导演刮目相看。
看完后他很有感触,这是一部瑕不掩瑜的好片子,果然他不应该怀疑陈默的眼光。
他非常欣赏大鹏在《吉祥》里面的镜头语言和处理。
影片前半部分采用粗粝、手持、黑白影像的纪录片形式,记录在东北老家的现实生活。
真实感近乎残酷,镜头像一把手术刀,切开了关于亲情、责任与利益的疮疤,这与后半部分突然转为彩色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
其实影片本身格局很小,只是一个家庭亲属之间的纷争,但它的主题很大:记忆的真实性、亲情的复杂性、个体在家庭结构中的困境。
大鹏没有试图给出一个“谁对谁错”的答案,而是平静地展示每个人的立场和无奈。
在《吉祥》这个影片没有刻意煽情、没有乱上价值、没有配乐渲染,只是让镜头静静地观察。
当家人争吵时,镜头是冷静的;当情绪崩溃,矛盾激发,镜头依然是克制的。
这种克制,反而产生了巨大的情感张力,也让观众的同情与反思自行涌现。
贾跃亭非常喜欢这种克制、客观的表达方式。
这与他刚才所说的《真还传》的核心创作理念是一致的。
也因此,他把刚才所思所想跟这个年轻导演分享着
或许是大鹏给他带来的灵感,贾跃亭对影片最后有了一些想法,
“.大鹏导演,关于结尾我有个想法。
在年前还清债务的那场直播最后,用一个长镜头记录:我笑着关播后,当网络的喧嚣消失,我独自坐在空荡的直播间里,看着欠债数字归零。
此刻没有激昂的配乐去做什么渲染烘托,也没有任何内心独白阐述价值,而是一片平静。
画面最后我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直播间里,最后望向镜头,一眼万年,没有喜悦,只有巨大的疲惫、空虚和几分迷茫。
end!”
一抹讶然浮现在大鹏的脸上。
就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贾跃亭的领悟力和学习力,同样令大鹏很是震惊
怪不得从线下到线上,从数码到电商,无论哪个赛道这个男人能闯出一条路,
“这个结尾太妙了!这种留白处理,比任何欢呼都更能凸显这一路的艰辛。
剩下的留白就让观众结合自己经历自行感悟吧。”
“那就好,不过,”贾跃亭话锋一转,“你是不是忘了最重要的人?”
“您是说默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