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重用附子?用多少?」

「150g到200g。」方言如实回应道。

「……」程老直接愣住了,没想到要用这幺多。

其他懂中药的人,也被方言这附子计量惊到了。

特别是乐苗,她感觉自己恐怕是不敢签审方的字。

程老回过神,表情严肃的对着方言说道:

「你知道不知道,古今本草,已有定论,附子有大毒,150g灌进去那不得直接要了人命?」

前世的理论方言想起来后,记忆就清晰起来。

他记得很清楚,李可一生所用附子超过五吨之数,经治病人在万例以上,垂死病人有24小时用附子500克以上者,从无一例中毒。

而且方言手里的这个方子是经40年反复临床验证,较之最初的那些版本,更全面,更有效,更能顾及整体,纠正全身衰竭状态。

可以说他这会儿的方子,已经是多次改良后的最终版本了。

还好这会儿才1977年。

官方药典还没有限制附子用量,要是按照后世的用量最多只能用15g。

用多出问题,就得担责任。

所以李可那幺巨大的附子用量,就算是大家知道药方,也不是谁都有那个胆量学着用的。

所以他当即就回应道:

「伤寒四逆汤原方,炙甘草是生附子的两倍,足证仲景当时已充分认识到附子的毒性与解毒的措施,甘草既能解附子的剧毒,蜜炙之后,又具扶正作用,破格重用附子100克以上时,炙甘草60克已足以监制附子的毒性,程老您不必担心这个。」

程老听到这话,又看到方言这幺自信,心里倒是信了大半。

这方子来历方言也说的很清楚了,又是从古方里变种出来的,理论依据充分。

为了详细验证,程老追问道:

「那重用的山萸肉和麝香又是怎幺回事?」

方言回应道:

「创来复汤的张锡纯所言:山萸肉有救脱之功,较参、术、芪更佳。盖萸肉之性,不独补肝也。凡人身阴阳气不固将散者,皆能敛之」,故「山萸肉为救脱第一要药」。」

「方中山萸肉一味,大能收敛元气,固涩滑脱,收涩之中,兼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敛正气而不敛邪气。用之,可助附子固守已复之阳,挽五脏气血之脱失。」

「麝香,急救醒神要药,开中有补。对一切痰厥昏迷有斩关夺门、辟秽开窍之功。」

「另外还有龙牡二药,是为固肾摄精,收敛元气要药;活磁石吸纳下降,维系阴阳……」

听到方言回应的头头是道,一环扣一环,程老就又更相信了几分。

他可知道朱良春给了方言一套疑难杂症的医案笔记,这毒方子虽然没听过,他认为倒是很有可能是那里面的。

看着病人这种状况,再不救治就死了,他说道:

「你有多大把握?」

方言回应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