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也是没想到,自己居然还有机会给协和的西医讲中医急救知识,他说道:“足诊三脉,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足诊法盛行于西晋以前,自从西晋王淑和推广《脉经》倡导“独取寸口诊法”以后,足诊法再临床应用和研究就逐渐被忽视了,后来也只是用在中医急救中,我们来说这三个脉,太溪是肾脉,肾是先天之本,肾藏精,精化气,是人十二经脉之根本,是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原动力,它好比树根,虽然枝叶干枯,但是只要根不死,就尚有生机。”
“太冲是肝脉,肝藏血主疏泄,对维持人体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正常的机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协调作用。”
“趺阳又称冲阳,是胃脉,胃是后天之本,化生血液之源,脉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上述三脉不衰,病虽危笃可生,三脉已绝,病虽轻必危。”
患者的徒弟摸了一会儿,突然惊讶道:
“这……这怎么和手上不一样?”
他摸到和方言刚才摸到的一样的脉象,脉象沉稳坚实且有力,一呼一吸之间,脉搏跳动超过六次。
方言对着他解释道:
“中医里面诊脉里有两种罕见的现象,叫做“六阴、六阳”,这脉象只在危重病症患者寸关尺诊脉的时候发生,很有欺骗性。”
“柳医生他目前的脉象属于“六阴脉”,这种脉象是身体出现严重的实证,脉象也不会改变,所以难以通过脉象反映疾病的真实情况。”
“还有一种“六阳脉”,说的是有的人一生都是脉象洪大、数实,即便身体出现虚证,脉象同样不会改变。”
听到方言这解释,周围人一个个都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有人已经在暗自感慨,果然中西医完全不是一个体系啊。
他们学的那点中医皮毛,根本没有说过这些事儿。
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人的体质和禀赋千差万别,疾病的虚实真假绝不是一眼就能看清楚的。尤其是在危急重症中,身体极度虚弱却可能出现强盛的症状表现,而严重的实证反而可能呈现出身体瘦弱的样子。稍微不谨慎,就会陷入误诊、误治的灾祸之中,短时间内,生死就会截然不同。”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点头。
方大夫说的对啊!
瞧瞧人家这一来摸了寸管尺三部发现不对,马上就脱了患者的袜子摸脚上的三脉,这敏锐的直觉,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