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可能是夏天吧?”

方言点了点头:

“好的,谢谢。”

闫自强说道:

“那我们走了。”

“嗯,慢走。”方言对着他们点了点头。

等到人走之后,一旁的金世元对着方言问道:

“怎么了?”

方言倒是也没隐瞒他,说道:

“这个何然,我感觉可能是我外公的兄弟。”

“我得问问我妈或者我舅舅才知道。”

“何然……听名字有点耳熟。”金世元嘀咕道。

不过他歪着头想了好一阵,也没想起来。

只好对着方言说道:

“我感觉这个名字耳熟,但是想不起来了,回头我去其他人问问吧。”

方言回应到:

“行,谢谢金教授。”

接下来方言撕下了处方单,递给了金世元教授:

“那就麻烦您跑一趟了。”

他笑着摆摆手:

“嗐,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正好我要过去看看,没有这个条子我还进不到门呢。”

说完就直接朝着外边走去,同时还对着下一个喊了一声:

“可以进去了。”

接着第二个患者也被轮椅推了进来。

方言一看,轮椅还是和刚才闫斌同款的。

再一看,好嘛,也是英国来的。

只不过这次患者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性了。

而带着他来的人是家里的妻子还有儿子和儿媳。

上次方言在宴会上见过他们家里的儿子。

姓陈,叫做陈实。

做的是中餐馆的供货生意,在1970年的时候创办了实诚行,主要出售中式食品和商品,顾客主要为中餐馆老板和华人,到1978年,已经在曼彻斯特又开设了分店,业务不断扩展。

这次回来是带着他老爹来看病的。

依旧还是进来先和方言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开始就介绍起了自己父亲的病情。

“我爸有高血压和气管炎老毛病,平时总说头晕、心里烦躁爱发脾气,还老是咳嗽有痰。”

“今年上个月初七号那天,他洗完澡突然右边身子动不了,还一阵一阵哆嗦,站都站不稳,说话也磕巴不利索,嘴巴还往左边歪。”

“医院检查是中风要给他动手术,但是他死活不敢,说是要找中医治疗,但是我们那边中医不好找,于是就到香江那边去找中医,本来已经联系好了中医,但是我们又听到有不少侨商回国治病,于是就打听了一下,知道您的消息,还知道您有个治疗中风的方子还得了奖,所以我们就回来了。”

“之前本来没有这么严重的,谁知道今天早上情况突然恶化了,他这脸更严重了。在那边帮忙量了下来血压,高压 170、低压 80,人倒是还清醒,也能配合检查,就是右边身子完全使不上劲,动都动不了,讲话现在也讲不出来了。”

中风偏瘫,而且还伴随失语。

这下算是碰对人了,如果对症,那国医大师方,黄芪虫藤饮应该可以解决,不过他是洗澡出的问题,可能是痰热腑实证,黄芪虫藤饮原方就里的一些药要调整才行。

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我先给陈先生诊一下脉,然后再看下舌头。”

接着方言拿起电筒,来到陈实老爹的面前,让他配合的张开嘴,看了看他舌头。

这会儿舌头已经不能动了,方言只能用电筒对着里面照。

舌质红,舌苔白腻。

然后方言又给他左右手诊脉,发现是脉弦数。

症状明显,非常好辨证。

联合之前他们自己说的情况,方言说道:

“陈先生这是由于肝脏长期有热邪郁结,洗澡时热气熏蒸,促使肝热更加亢盛,热到极点引发肝风内动,同时挟带体内原本蓄积的痰湿,向上阻塞在咽喉部位(廉泉穴附近),横向阻滞在经络脉络中,从而导致舌头僵硬、说话困难、右侧身体偏瘫。”

“需要采用清热平肝、熄风化痰的方法,疏通受阻的经络脉络。”

者表现为肝阳化风证兼痰热腑实证,与黄芪虫藤饮传统适应证也就是气虚血瘀型中风存在证型错位。

黄芪性温升阳,原方六十克会加剧肝阳上亢,所以必须减少用量,方言暂定减少到三十克以下,兼顾正气。

此外原方缺乏清肝泻火成分,痰热证需配伍化痰药如胆南星、竹沥。

想了想,方言开出了方子来:

天麻 15g、钩藤 20g(后下)、石决明 30g(先煎)、黄芩 12g、栀子 10g、胆南星 10g、天竺黄 10g、黄芪 20g、僵蚕 10g、地龙 12g、忍冬藤 20g、石菖蒲 10g、郁金 10g、生地 15g、玄参 12g,牛膝15g。

加30ml竹沥冲服。

配合针灸:

主穴:水沟、内关(双)、三阴交(患侧)

配穴:极泉、尺泽、委中(患侧),廉泉、通里(言语)、地仓、颊车(面瘫)。

开好之后,方言对他们说道:

“你们去办理入院,待会儿我这边人看完了,会过来配合下针。”

陈实没想到方言这里速度这么快,他愣了一下才答应到:

“好!”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