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懒得想这个了。
方言和老胡打了个招呼后,就去书房里面了。
还有最后一点的《永乐大典残卷》内容没有写上去。
方言把这个写完,明天就交给老季,另外顺便让他帮忙做两套金针,按照袁青山工艺的那种金针。
当晚方言熬到了十二点,终于把最后的一点全都写完了。
这时候家里人都睡下,方言出门的时候,只有猫狗还在门口等着他。
一个个都是夜行动物,到了晚上就格外精神。
方言挨着揉了揉猫猫狗狗,雨露均沾过后去简单洗漱了一下,就回到卧室里准备睡觉。
这会儿媳妇儿已经睡着了,方言躺上床的时候她半梦半醒的对着方言招呼了一声“忙完了?”
方言拍了拍她肩膀说道:
“嗯,快睡吧。”
接着躺下后,他也很快的进入了睡梦中。
当天晚上方言做了个梦,梦到自己去了东京讲课,然后被人强行扣留了下来,他就在东京一路逃遁,东躲西藏的。
等到他醒了过来,发现窗外天色已经渐亮,自己则是出了一身的冷汗。
最近肯定是作息不规律,原本自己都是很少做梦的。
看来该调理调理了。
方言摸了摸自己的脉,发现脉弦滑,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的舌头,发现舌边尖红,苔薄黄。
方言想了想:
脉弦滑:弦主肝胆病,滑脉为痰热壅盛之象。
舌边尖红:肝胆火旺(舌边属肝胆)、心火亢盛(舌尖属心)。
苔薄黄:热象初起尚未化燥。
多梦盗汗:火热迫津外泄,痰热上扰神明。
好家伙,这是最近搞的自己肝郁化火,痰热扰心了。
感受了一下嘴里的味道,还好,没有出现口苦的症状。
方言也不吃药,早上练习形意拳的时候特意打起了,劈拳,崩拳,还有横拳。
原理也很简单,就是五行生克而已,师父陆东华八十多还像是六十多,就是靠着这一手功夫又打人又养生。
金(劈拳)克木(肝火)
木(崩拳)疏土(化痰)
土(横拳)制水(防相火妄动)
劈拳属金,起钻落劈,配合“噫“字诀发声,刺激手太阴肺经,通过金克木原理,抑制肝阳上亢。
崩拳属木出拳时配合嘘字长音疏肝,收拳时意想足厥阴肝经热毒从大敦穴排出。
横拳属土。
转体时配合呼字诀,重心转换时意念集中在章门穴。
劈拳的弧形轨迹暗合手太阴肺经走向,崩拳的直线发力激活足厥阴肝经气机,横拳的螺旋劲带动带脉运转。
平日里方言打拳都是很安静的,今天早上一起打拳的人发现,他嘴里也发出一阵阵声音,像是被老胡给传染了似的。
不过打完一套拳,方言确实感觉自己舒服多了。
接着又给自己找了五朵杭白菊泡上。
方言感觉应该就差不多了。
谁说医者不自医的?
自己这发现问题,立马就开始想办法了。
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说医不自医,卜不自卜。
意思是医者自病时,难以保持恬淡虚无的状态,《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也说过,自我诊断易陷入当局者迷的认知偏差。
医者自病时“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难以调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怒伤肝,悲胜怒“等相克关系紊乱。
《类经》张景岳也注:医者自病,阴阳之气先乱。
所以后面就有人对此就给出了解决方案……那就是心法修炼,比如修习医家坐忘功《诸病源候论》里的导引法,达到《庄子》“吾丧我”的境界,破除我执。
又或者练习内家拳,训练心性,练习对自己身体的掌握能力。
在发现自己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有办法,有能力调理自己。
这就是后来医武不分家的说法来源之一。
练习完了过后,另外一边的李正吉他们也来了。
还是原来的组合,原来的配方。
只不过这次没有老师过来了,他们说今天教育部的人来了,学校里的老师都召集要开会。
好像说的是关于上级的最新指示,和前段时间人民日报上那篇《继续放手,认真落实政策》的文章有关系。
另外还有高校研究生班的事儿。
岳美中教授他们终于把这事儿要办成。
看样子要不了多久,研究生班的就要开始了。
等到吃过早饭后,方言再次观察自己的舌头还有脉搏,发现已经好多了。
看来最近还是得悠着点了。
熬夜可不是个好习惯。
自己这么健康的身体,都还是有些遭不住,就更别说其他人了。
去了自己书房里把誊写的《永乐大典残卷》拿到。
方言给老季打了个电话过去,告诉他上午有空到协和一趟,东西已经写好了。
挂了电话后,方言又去摸了一根金条放在身上,这玩意儿待会儿一起给老季打金针。
接着方言招呼李正吉他们四个,一起朝着协和而去。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