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此外,胃部切除手术后,药势受阻,传统补益剂需依赖胃气运转,收纳无权,就会致药效衰减。

人家不愿意治病其实也是情有可原的。

毕竟也没办法真给他弄个新胃出来。

但是方言有些好奇,之前那位中医,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看来应该是此间高手。

这时谢老先生接着说道:

“后来有人告诉我,他师门里有人在国外,我便想办法寻了过去,到国外求诊。可去了才发现,虽说师出同门,但医术水平差距悬殊,根本没法比。我的身体每况愈下,只能转而求助国外西医,这一治就是这么多年。期间病情反复发作,始终断不了根,虽不至于危及生命,却让我活得十分煎熬。

“说实话,病痛折磨了我这么久,我本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心想或许这就是命吧。”

“但最近有一天,我突然听说好多人回国找您看病,报纸上、新闻里都在讲,就连美国的一位医生也提到您是什么‘危机’……我赶紧找人打听您的情况,他们直接说了您一个特点——到现在还没有失手的记录!”

“当时我还以为是骗人的,于是又找人打听,结果发现被您治好的人还不少,其中不乏一些和我家里有过交集的人。”

“听到他们的亲身经历后,我才相信了。”

“随后刚好家里兄长从京城给我送信,说政策变化了,现在欢迎我们这些人回来。”

方言一怔,他居然还有兄弟在国内?

不过方言立马反应过来,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属于是从古至今都很常见的大家族投资模式。

鸡蛋从来都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

就像是三国时期的诸葛家。

三兄弟分别效力不同的势力。

此外还有近代宋家三朵。

还有和平年代里,也是同样策略,就比如荣氏家族。

荣宗敬是上海纺大王。

荣德生在无锡建立面粉帝国。

荣毅仁创建中信集团。

这时候谢老先生又说道:

“所以我才拉了个老朋友,一起回来找您帮忙瞧一瞧。”

“哪怕就算是运气差,真是看不好,我们也算是落叶归根了。”

方言对着他好奇的问道:

“还有和您一起回来的朋友?”

谢老先生说道:

“对啊,就在门外,年龄和我差不多大的那个。”

“原来如此……”方言点点头。

不过心里想着怎么和廖主任说的有些出入。

刚才说是一个人,结果现在变成两个人了?

那谁是那个重要人物,还是两个都是重要人物?

方言虽然心里很疑惑,但是嘴上却不能问。

最终还是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患者的病情上。

方言对着他问道:

“您现在还有哪些症状?”

谢老爷子听到后,非常流畅且快速的回答道: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复出血,大便隐血,中上腹持续间歇性疼痛,脐部上方偏左处有压痛,同时伴有咳嗽、早搏、严重失眠。”

“胃肠道钡餐检查,胃大部切除术后行胃空肠吻合,存在输入段肠襻综合征,也即术后输入段空肠因梗阻等原因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并且最近有肠黏膜可见增粗、水肿,不能排除合并小溃疡的可能。”

这一连串的话,专业名词很多,一般人还真是听不懂。

说完直接递给了方言一个报告:

“这个是当时在美国做的检查单子。”

要不说是久病成医呢,他对自己的身体病症说起来比一些医生都要流利。

方言结果检查单看了下。

确实和老爷子说的一样。

西医判断,他这个病是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段肠襻综合征。

这会儿老爷子他在医学英文翻译这块儿,特别是胃病这块儿,应该是知道很多专业名词的。

毕竟是大家族的子弟,加上生病的时间也比较久了,这倒是也不稀奇。

方言对着老爷子要求他张嘴吐舌头,然后给他左右手把脉。

脉象是滑数脉,舌头上是非常少见的完全没有舌苔。

就算是舌头根上都没有,也就是这很可能不是他自己刷牙刷掉的。

而是本来就这样。

方言对着老爷子询问后,对方也确认了方言的判断。

确实是没有处理过舌苔,他舌头就是这么光滑。

在中医里这叫做舌光如镜。

可不是什么好舌象,而是说明他胃气已经不行了。

《舌鉴辨正》所述“舌如去膜猪腰,乃亡津液之象!”

结合他以前说的,方言判断胃大部切除致胃阴枯涸,术后胃气衰败,长期呕吐又导致津液消亡。

《脾胃论》强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镜面舌提示胃气将绝,属中医“败证”范畴,这会儿有本事的就赶紧治,没本事的就赶紧打发人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