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爷爷我也要学中医!李正吉的分享课(二合一章)
方言对着孩子说道:
“如果下针够快,找的穴位够准的话,你是感觉不到太大的痛感的。”
“哦……”孩子露出一副非常稀奇的表情。
大概是没想到还有这么神奇的事情。
然后对着方言询问,穴位是什么?
方言回应道:
“穴位是中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又称“腧穴”“孔穴”“穴道”,是人体经络系统中气血输注、运行和汇聚的特殊部位。”
“它既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治疗的刺激点。”
“穴位与经络密切相关,中医认为人体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构成气血运行的通道网络。”
“穴位是经络上的“节点”,通过经络与脏腑、组织、器官相连,形成体表到内脏的相互影响关系。”
孩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然后问道:
“那人身上有多少穴位?”
方言拿起第二根针,说道:
“大概有四百六十多个,里面正经穴有三百六十二个,常用奇穴有一百多个。”
“另外还有阿是穴,又称“压痛点”“不定穴”,没有固定名称和位置,这个是以病痛局部或按压时感觉明显疼痛的部位为穴。”
说着第二针又下去了,孩子又感觉自己穴位一胀。
这个时候一旁的季羡林说道:
“你别给他说那么多,说多了也记不住。”
大概是感觉方言说的太专业了。
这时候小孩儿梗着脖子说道:
“我记住了!”
他有些激动,鼻涕都喷出来了。
季羡林大乐:
“哈哈哈,好好!”
说着就找来东西要给他擦鼻涕。
等到擦掉了,孩子也有些尴尬,刚要说话,方言摸着他的头说道:
“别动,这一针是印堂。”
孩子听话,然后就看到方言拿着针自己奔着自己额头来了。
然后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感觉眉心一涨。
方言扭动针,用平补平泻的手法。
孩子感觉一股子气冲到鼻子处,也不知道是不是刚喷出了鼻涕,这会儿居然感觉一下就被那股气给冲开了阻挡,马上就可以用鼻子呼吸了。
“我鼻子通了!”孩子对着方言说道。
他有些激动,还看了一眼自己的爷爷。
“爷爷,我的鼻子通了!”
朱光潜也没想到,方言这三针这么快。
简直就是立竿见影。
“厉害啊!”一旁的季羡林妻子赞叹道。
她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快的手段。
而且方言用银针也和其他人用的不太一样。
他的针看起来就……很贵!
方言看了下手表说道:
“留针十分钟,待会儿取针。”
海龙针的效果太猛了,方言不敢留太久时间。
这时候孩子好奇的对方言问道:
“这些穴位都是做什么的?”
方言指着他手上说道:
“合谷穴,大肠经原穴,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作用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这里可疏风解表、通利头面官窍,可缓解风邪袭肺导致的鼻塞、流涕。”
“孔最穴,肺经穴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腕横纹上7寸,作用肺经郄穴,能宣通肺气、疏风散寒,直接针对“肺虚卫外不固”的病机,通过调节肺气改善鼻塞、喷嚏等标实症状。”
接着又指着他的眉心扎着的针,说道:
“印堂穴,经外奇穴,定位在两眉头连线中点。作用局部取穴,直接通利鼻窍,缓解鼻塞、头痛等急性症状,通了这里后,就可以能够快速改善你张口呼吸的状态。”
“好厉害!”小孩哥露出一脸崇拜的表情来。
他这会儿忽然觉得,爷爷那些所谓的艺术玩意儿,跟眼前的中医比起来,艺术性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
能把人体的每个部位都摸得门儿清,还有比这更牛的艺术吗?
这会儿方言没管他了,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重新招呼其他人继续吃饭。
大家也真是讲究,他给人看病的时候,其他人就真是不动筷子。
“朱教授真不吃点?”季羡林再次对着朱光潜邀请。
朱光潜摇摇头:
“不了不了,真的已经吃过了。”
这时候他小孙子已经跑到方言身边,顶着一根乱晃的海龙针,一脸崇拜的对着方言问道:
“你这么厉害,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的医啊?”
方言一手端着小米粥,一手夹着个卷,说道:
“差不多你这么大吧。”
小孩哥一脸惊喜,问道:
“那我也可以学咯?”
方言说道:
“中医是华夏的传统医术,按道理,当然可以学了。”
“不过呢,学这个可不容易,不仅要吃苦,还靠天赋。”
说完方言咬了一口卷。
小孩儿说道:
“我能吃苦,那你看我天赋怎么样?”
“……”方言无语了。
他记得朱光潜的孙子在上辈子,全都是从事的美术行业,其中朱永平和朱永春最是亮眼。
眼前这位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你叫什么名字?”方言对着小孩儿问道。
“朱永孝。”小孩儿回应道。
方言点了点头,看了朱光潜一眼,对方笑眯眯的看着,没有阻止的意思,大概本来也没想着要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