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都能说中。”

“痰核流注,没想到原来是这样,还是方哥考虑的全面。”

“……”

听着众人的夸奖,方言拱了拱手:

“侥幸见过一个类似的病情,所以才会想到这里。”

“要是我没见过类似的,肯定不会往这方面想。”

这个时候,萧承志说道:

“这说明中医确实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要不然没有见过的,就算是知道自己开的药有些不对,也不敢往这方面想。”

“这个就是经验不足,把自己局限住了。”

这时候杨景翔说道:

“那不对,方哥治疗的第一个患者,他也没有见过啊?”

“那他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方言知道这两个人不对付,特别是杨景翔喜欢和萧承志抬杠,于是接过话茬说道:

“当然那个患者没有那么严重,所以才判断出来的。”

“我相信大家只要不碰到看起来特别怪的病,应该也能判断出来,毕竟这种罕见类型的,也不是经常的能见到的。”

听到方言这话,有人说道:

“也对,就算是我想到了,估计也不敢确认。”

大家很快发现,自己与方言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经验和技术上,更在于心态,那种面对复杂病症时的笃定与从容。

这种心态的差异来源是多方面的。但有些差距难以避免:从容的诊疗心态,要么需要天赋加持,要么依赖名师言传身教,剩下的则只能靠漫长岁月的淬炼。

像朱良春、李正吉、方言这样年少成名的中医高手,大多占了前两条;而更多医者则需在时光中摸爬滚打,历经无数病例的打磨,才能炼就精准判断的能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