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根本不用自己担心。

接下来,二姐又去找老师请了假。

说是自己家里弟弟来了,要在复旦校园里逛一逛。

老师也没说啥,当即就答应下来。

等到二姐带着方言已经逛了一会儿后,老师又追了出来。

对着她问道:

“方宁,来的是你哪个弟弟?”

“是那个全国状元?还是海潮?”

二姐被这个问法搞的有些懵逼,她张了张嘴,说道:

“额……是全国状元!”

“方言?”对方问道。

二姐点头:

“对。”

接着老师跑了过来,对着方言热情的说道:

“哎呀,方言同学,欢迎欢迎!欢迎到我们复旦来!”

方言挠挠头,和他握了握手:

“额,老师好!”

二姐对着方言介绍:

“这位是我们班主任,王老师,他是西欧教研室主任和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还是今年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方言一怔,脑海里蹦出个名字来,问道:

“是王召棠教授?”

对方也一愣,惊讶到:

“哟,你听过我?”

方言赶忙拱手:

“久仰久仰!”

这位不仅是国际政治方面的大佬,他还是国内著名的法律史学家,也是国内法律史学科的奠基人和创建者之一,在华夏法制史领域有深厚的学术造诣。

属于是两个专业双开的那种精英人物。

方言为什么会这么清楚呢?那是因为上辈子有病人是这位的徒孙,方言去查过资料,复旦这会儿国际政治系的教授都是其他行业拉过来的,都属于是被迫双开的那种。

就像是造原子弹的那些科学家一样,国家一句话,他们就要放弃原来的学科,转过头钻研一个全新的学科,但是他们在原来的领域,也是大佬。

所以这就造成了双开的情况。

听到方言还听过自己的名字,王召棠教授也是高兴不行,非要带着方言一起逛复旦。

结果这下好玩了,学生和其他老师看到国际政治系大一的班主任王召棠,给个不知道什么地方来的年轻人当导游。

然后就有人忍不住,过来问到底是什么情况。

接着他们就发现了这里来了个不得了的人……去年的全国高考状元方言。

说起来方言就感觉很奇怪,原来自己在其他地方居然是这个名头更加响亮。

大家都对他的满分高考成绩,感到惊讶。

方言也认识了好几个人二姐的老师,比如陈其人,俞正樑,余开祥……

唯独没有见到老丈人的那个朋友。

方言最后询问二姐才知道,原来这位在这几天放假,没有在学校里。

听到这里方言就懂了,肯定是正在接受调查。

随后,方言被请到系里的办公室交谈。

闲聊中,学校领导渐渐将话题转到方言的中医专业上。

他们对中医了解有限,仅零星听说过一些发生在京城的事。

通过对话,方言深切感受到,这年代的信息传播渠道极为有限:

在京城,他出门常被人认出;但在上海,大家更关注的还是他“状元”的身份。

又聊了一会儿,窗外的阳光渐渐斜了,外边响起下课的铃声。

方宁忽然想起什么,猛地抬头:

“呀,快五点了!你不是说六点前要回宾馆吗?”

方言说道:

“哦,对,诸位老师,我还要回去,实在不好意思。”

学校领导这边说道:

“我们学校有招待所的,环境还不错!要不就住咱们学校吧!”

方言笑着拒绝到:

“这恐怕不行,我是跟着领导来的,明儿一早就得坐飞机离开去下个地方,今天六点就得回锦江饭店那边。”

在场人听到“锦江饭店”都一愣。

“哪里?”

“锦江饭店?”

锦江饭店是什么地方?方言回那边?

方言在他们难以置信的目光下,点头确认:

“嗯。”

这下复旦学校的领导面面相觑,有人问到:

“方言同学,你是和谁来的啊?”

方言稍微沉吟了下,说:

“是中侨办的廖主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