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接着方言转过头来,在医案上继续写道:

患者久病及长期用药致脾阳虚衰,湿毒内蕴,属本虚标实之证。

组方原则以健脾扶正为基,祛湿解毒为用,攻补兼施,使脾健湿化、毒解疹消。

黄芪重用为君,甘温补气,升阳举陷,既补脾气之虚,又固肌表以托毒外出。

臣药,党参健脾益气,白术燥湿健脾,三药合用强化脾胃运化功能,从根本上杜绝湿邪生成之源,对应“脾虚不运”病机。

生枳壳理气宽中,助黄芪、党参补而不滞,推动气机运行,增强脾胃升降功能,避免补气药导致的脘腹胀满。

此为健脾益气,固护后天以治本!

薏米甘淡微寒,健脾渗湿兼清热,尤善利皮肤肌腠之湿。

茯苓皮、冬瓜皮,淡渗利湿,专走皮肌,引湿毒从小便而出,配合薏米增强祛湿之力,针对水疱渗液、糜烂等“湿邪外发”表现。

车前子泽泻通利三焦水道,使湿邪从下焦排出,与茯苓皮、冬瓜皮形成“表里分消”之势,强化祛湿功效。

此为利水渗湿,通利三焦以治标!

白鲜皮苦寒燥湿,清热解毒,尤善治皮肤湿毒瘙痒、糜烂,《药性论》载其“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

苦参清热燥湿力强,可清除血分湿热毒邪,缓解皮损红肿渗出;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为治皮肤湿毒疮疡要药。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针对湿毒内蕴之毒邪郁肤。

白蛇舌草苦寒清热,兼能利湿,配合板蓝根增强解毒之力。

此为清热解毒,凉血燥湿以祛邪!

川萆薢,苦平利湿,祛风通络,尤善清除下焦湿浊,与土茯苓配伍可增强祛湿解毒、通利关节之效,针对患者存在的湿毒下注下肢皮损。

生甘草调和诸药,清热解毒,缓和苦寒药物对脾胃的刺激!

治本,治标,祛邪,调和诸药,一段方解下来,环环相扣,配伍严谨,既针对脾虚之本,又直击湿毒之标,同时兼顾长期用药导致的脾阳耗伤。

林素心这时候也走了上来,看着方言的方子分析道:

“黄芪、党参补气健脾为“补”,薏米、茯苓皮利水渗湿为“利”,补而不滞,利而不伤正,而枳壳理气为“动”,白术健脾为“静”,动静结合恢复脾胃升降功能,此外茯苓皮、冬瓜皮走表利湿,针对皮肤水疱渗出,薏米、泽泻走里通利三焦,使湿邪从二便出,方子补利兼施,动静结合,表里同治,皮肌兼顾,厉害!厉害!”

林素心作为一个药师,方言发现她在配伍和临床病机解析这块,也是很有想法的。

这个想法只是在方言脑子里闪了一下,随后他又开始写起了外用的方子:

土茯苓60g,黄柏30g,苦参30g,白鲜皮30g,地肤子30g,蛇床子30g,生大黄15g,枯矾10g,生甘草15g。

用法:

上药加水2000ml,煮沸后文火煎20分钟,滤去药渣,待药液温凉(约38-40c),用无菌纱布蘸取药液,湿敷于皮损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早晚各1次)。

开始撕下处方单,交给了在一旁等着了陈文伟了。

同时对着患者说道:

“方子我开好了,有些事情我还需要叮嘱一下,你和家属都记一下。”

“好!”患者点头,招呼刚才的那个助理。

方言说道:

“首先第一个,就是严禁用热水烫洗皮损处!”

方言表情严肃,说道:

“湿热本就困脾,热水虽能解一时之痒,却会助长湿毒外泛,加重糜烂。药液温度必须控制在不烫手的程度,敷药前先在手腕内侧试温。”

“此外还要忌用肥皂、香皂这些碱性洗涤剂。”

他看向患者助理:

“每日用煎好的药汁轻轻擦拭皮损周围正常皮肤,代替沐浴,既能清洁又能解毒。”

患者助理连连点头,刚才她打了个哕,肯定是被老板记账了,不过这事儿要是做得好,她应该可以翻身。

所以对方言给的这次机会,她格外欣喜,也赶紧用心记下。

方言等到患者的助理写好,他继续说道:

“这边住院期间你们可以在燕京饭店点菜,但是前期治疗绝对禁食海鲜、牛羊肉、辛辣发物。”

方言指了指医案上说道:

“你这舌苔白腻,脾湿极重,这些东西吃下去如同往湿火上浇油。”

患者连连点头,也是被方言的态度吓够呛。

其实方言也是必须要这个态度才行,要不然根本记不住,就算是让护士看着,但凡病人自己不听,也有可能偷摸的去吃,说不定吃出问题还死不认账,到时候就真的是麻烦了。

他顿了顿,语气稍缓,“您可以多吃冬瓜、薏米、山药粥,健脾利湿。”

说罢他又对着患者助理提醒:

“记住,山药最好是吃怀山药,怀孕的怀,不是淮河的淮,点菜的时候记住提醒饭店的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