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就说《伤寒论》那道过汗的题吧,病人本是太阳病,麻黄汤发汗是对的,但‘汗出如洗’就过了,太阳主表,汗为心液,过汗伤的是心阳,所以心慌手抖;阳气虚了,不能化气行水,小便自然难。这对应原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核心就是‘过汗伤阳,阳气不固’,把这个机理说透,答案就出来了。”

说完第一个题目后,一些人理解到了一些人还一脸懵逼。

不是说问题很难吗?

怎么到方言这里答案这么简单?

接着方言又说到《金匮》的水气病,他在桌上本子上点了三点,说道:

“身肿没指、腹如鼓,不恶风,是‘正水’,属脾肾阳虚;面肿发热、小便黄,是‘风水’,风邪袭表,水湿郁而化热;腰以下肿、畏寒肢冷,是‘石水’,多属肾阳不足,鉴别点就看‘肿的部位’‘有无热象’‘怕冷与否’,抓住这几点就不会混。”

方言说的很简练,打算说完就赶紧去办正事儿。

最后讲医古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他拿起一根笔杆当例子:

“‘掉’是笔杆颤动,对应肢体震颤;‘眩’是看笔杆发,对应头晕目眩。肝风内动分三种:肝阳化风像高血压头晕手抖、热极生风高热抽搐、阴虚动风久病体虚后的震颤,结合这些临床例子,就把古文和病症串起来了。”

几句话把复杂的题目拆解得明明白白,医护听得连连点头:

“原来是这么回事!经主任一说,就跟看病似的,一下子通透了。”

方言放下笔:

“其实就是把经典当‘医案’看,把考题当‘病人’分析,咱们天天干的就是这活儿,不难。”

说完后他讲道,好了,就这样,不明白的问问已经懂的人,今天值班的护士长跟我一起查个房。

说完后,方言开始了下班前的工作。

一个华侨的老太太由女儿扶着站在走廊,见方言走远了,才转头对女儿说道:

“这方大夫是真有本事啊……刚才那题,我听着都头大,他三言两语就说明白了。”

女儿点点头:

“就是,也不知道这脑子咋长的?”

隔壁病房的家属探出头,接话道:

“不光脑子灵,脾气还好。刚才那么多人围着问,他一点不耐烦都没有,换了有的大夫,早把人轰走了。”

这话引来旁边几个房间的患者家属也有人压低声音附和:

“他比那些头发白的老大夫还靠谱!”

“国外我了不少钱,也没遇到他们这么好的医生。”

走廊尽头,一个老大爷拄着拐杖慢慢挪,听见这话,忍不住插了句:

“你们是没瞧见他给我扎针的时候,那手法叫一个准!我说左胳膊麻,他就在右边膝盖下找了个穴位,扎下去立马舒坦了,这可不是光会背书就行的,得真懂病人哪儿疼、哪儿堵。”

护士长跟在方言身后,听着这些细碎的夸赞,嘴角忍不住往上扬,见方言没回头,才轻声道:

“主任,您这威望,真是实打实挣来的,到时候考试的时候肯定又能拿个第一。”

方言脚步没停,只淡淡笑了笑:

“那我就借你吉言了。”

……

接下来方言回到家里,今天家里热闹了起来,京城的幼儿园已经开始放暑假了,不光是正义明珠现在在家里,大舅哥家里的孩子也放假了,虽然听说后面要结合部队教育特色增加短期军训、红色教育实践这些活动,但是目前孩子是放假了。

一放假就吵着闹着要到方言这里来玩儿。

就算是已经回来了一个学期,两个孩子还是更加喜欢外边。

主要是小时候在广东那边习惯了,军区大院那边的规矩多,他们怎么都不习惯。

晚上吃饭的时候,方言询问老娘:

“二姐不是说要回来了吗?她也没发电报,说什么时候到?”

老娘说道:

“没有发,你又不是不知道她的脾气,她自己的计划自己心里有数。”

“而且交通这块买票不好买,火车票、汽车票需提前到车站或学校代办点购买,尤其是她这种长途学生,肯定需提前好几天排队,现在说不定没买到呢。”

方言说道:

“不会,复旦可能会协助集体购票,我估计应该就是这几天时间了。”

“反正上海到首都这边的列车,大概也就那几趟。”

此外这年代吃饭需凭粮票全国粮票可在异地使用,地方粮票仅限本地,一些学生要从学校食堂领取假期所需的粮票,或者兑换成全国粮票以备回家或途中使用,这估计又得费点时间。

方言转头看向开车回来吃完饭的大姐,问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