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听着,心里也松了口气。
老太太之前的绝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边没个贴心人倾诉,如今有亲人要回来,比再多的药都管用。
不过老太太这个状态是怎么发电报的?
难道是间歇性的?
方言对着老太太说道:“有家人陪着,您也能少些孤单。等他回来了,要是您耳朵还有些不舒服,或者心里闷得慌,让他陪您来复诊,我再给您看看。”
“哎,好,好!”老太太连连点头。
方言接着问道:
“对了,您耳朵这样了,这个电报是怎么发的?”
老太太对着方言解释道:
“是家里亲戚帮忙发的,他们指着照片对我比划过!”
方言听到这里恍然大悟。
看来老太太的神情呆滞并不是她不知道外界的事儿。
而且家里还有亲戚照顾呢,情况比自己想的要好很多。
这会儿老太太紧紧攥着女公安的手,说道:
“小李,这些日子也辛苦你了,天天跑前跑后照顾我,等我大儿子回来了,我让他好好谢谢你。”
女公安摆了摆手,眼眶有些发热:“张阿姨,您别这么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是烈士家属,照顾好您是我们的本分。现在您好多了,我比什么都高兴。”
正说着,诊室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李正吉带着孟济民还有萧承志走了进来,他们看到里面的情况,对着方言说道:
“还没看完呐?”
“早看完了,就剩这位张阿姨刚醒,正跟她聊聊后续调理的事儿,你们外边怎么样,有没有遇到问题?”方言对着他们回应到。
李正吉说道:
“没有,今天的疑难杂症不多,而且基本都是之前咱们碰到过的,大家都很顺利。”
方言提醒到:
“还有十二个人呢!”
孟济民结果话茬说道:
“没事儿,我已经去确认过了,医案全记录的都是一些职业病,没问题的。”
方言点了点头,这种固定群体的义诊确实比较有规律。
就像是之前给中物院那边的科学家体检一样,他们基本上都是加班和思虑过度整出来的清一色肝郁。
固定群体有固定的病症。
“行了,既然完成了,那就带着大家去食堂吧。”方言对着众人招呼,让他们去吃饭。
孟济民对着方言问道:
“你们这边还有多久时间?一起过去呗!”
方言说道:
“已经好了,我还得收拾整理一下医案,待会儿就过去。”
老孟表示:
“那不急,一块儿过去!”
其他人也纷纷应和,都要等着一起过去。
这会儿女公安同志搀扶着老太太起身:
“方主任,楚大夫,那我们就先走了!”
方言听到这话,点头:
“好,路上小心!”
楚乔南也挥挥手。
等着他们离开后,门口又来了好几个人:
“方哥!”
“方哥还没忙完呢?”
方言记录自己的医案,说道:
“快了快了!”
同时问道:
“你们的医案做好记录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