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夫,今天不少侨商坐的飞机因为天气晚点了,廖主任他们还在机场等着呢,刚打过电话说让您再等等。”
方言点点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转头对陆东华说:“正好咱们趁这工夫看看会场布置,您也先歇会儿。”
宴会厅里已经布置妥当,红色的地毯从门口铺到主桌,桌上摆着精致的餐具和鲜,四周的墙壁上挂着“欢迎侨商回家”的横幅。
方言绕着会场走了一圈,发现桌数比上次多了近十桌,心里暗忖:看来这次来的侨商确实不少,规格也比上次高。
陆东华坐在角落的沙发上,看着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笑着对方言说:“没想到这宴会布置得这么隆重,比我想象中热闹多了。”
方言递过一杯温水:“廖主任说这次有不少重要人物来,估计是为了后续的合作和交流,所以才这么重视。”
三人等了近一个小时,眼看快六点了,还是没等到廖主任的消息。
方言起身去前台询问,刚走到前台,电话就响了,工作人员接起来后说是廖主任打来的,说已经接到人了,让酒店开始准备饭菜。
从机场到饭店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
工作人员挂了电话,跟方言说了情况,方言回去后给崔静怡还有师父说了情况,三人索性坐在沙发上闲聊,等着车队到来。
七点刚过,酒店外传来一阵汽车引擎声。
方言走到窗边一看,只见一队挂着大红的轿车缓缓驶来,带头的是一辆黑色红旗车,后面跟着十几辆轿车,排成整齐的队伍,场面十分壮观。
“来了!”方言招呼着陆东华和崔静怡,一起走到门口迎接。
车队停稳后,廖主任从第一辆红旗车里下来,身后跟着几位西装革履的侨商,还有几位坐着轮椅的病人,显然是之前提到的、需要方言诊疗的侨商家属。
当然不止是坐轮椅的,还有一些走路需要人搀扶,还有些带着口罩的,这些人应该都是病人,方言看到他们对被人送到了早就准备好的楼上去了。
他们肯定是没那个体力参加宴会的,而且说不定还有些什么病症,万一喝酒吃饭直接噶了,或者把病症传染给其他人了,那可就真是乐子大了。
接下来,廖主任看到方言后,立马对着他招手,就在门口就开始对着其他人介绍方言。
“这位就是大家要找的方大夫,中医医术一绝!”
“疑难杂症在他面前都能解决,到现在还没遇到治不好的病,希望这次大家家里的人的病症也能被解决。”
廖主任说完,马上就有人过来握手了。
“方大夫,久仰大名!我母亲风湿多年,走路都费劲,这次特意带她来,就盼着您能给看看。”
“我先生总咳嗽,西医查不出原因,这次就得靠您了!”
“方大夫……”
“方大夫……”
那一个个的人,全都是过来和方言招呼的,看的出来这里的人基本都是被方言吸引回来的。
廖主任看着这热闹的场景,笑着对身边的崔静怡说:“方言可真是你们协和的宝贝,你看这些侨商多认可他!”
崔静怡点头:“方主任的医术和人品摆在这,值得这份信任。”
等介绍得差不多,廖主任抬手示意:“大家先进去入席,边吃边聊。”
侨商们纷纷应声,簇拥着方言、陆东华等人往宴会厅内走去,原本冷清的会场瞬间热闹起来。
开始宴会后,廖主任就上台讲话。
方言听到后才知道,原来这次确实和之前的不一样,这些人基本上都已经是派人回来谈好了投资的项目,好多人都可以直接开始看病了。
方言也不知道接下来廖主任会怎么安排就诊,之前一天是五个人,这次不知道廖主任是怎么安排的。
接着就开席了,方言和廖主任一桌,他今天不能喝酒,所有就以茶代酒,带着方言他们去敬酒,同行的当然还有陆东华以及崔静怡。
这里面也就方言和崔静怡是端着酒,廖主任和陆东华没有。
就在方言他们敬酒到一桌的时候,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突然站起来对着陆东华说道:“陆东华!还记得我不?”
陆东华一怔,看向对方,只见是个干瘦干瘦的男人,微微皱起眉头。
“您是……不好意思,我眼拙,一时间居然记不得了。”
那人说道:
“37年在津门码头上的时候,我们还一起摆摊赚过路费呢!”那男人对着陆东华说道。
听到这里陆东华眉头紧皱,道:
“四十多年前的事,那我实在记不得了……”
方言也是有些好奇了,这里居然还有师父的老熟人?而且听起来还是中医同行。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