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也是老不粘锅了,就是怕这个人有问题,让他借着这个机会攀附过来,给方言制造麻烦。
汪真林见陆东华依旧不松口认旧识,脸上的无奈笑容僵了一瞬,随即又缓和下来:
“也是,几十年过去了,记不清也正常。不过当年陆老先生指点我针灸时的样子,我到现在还记得,他说‘补泻如调弦,过则失准’,这话我记了一辈子,也靠这话在日本行了几十年医,说起来陆老先生也算是我半个师父了……”
陆东华却没接这个话茬,只是笑着端起茶杯:
“我父亲一生行医,帮过不少人,说过的话自己都未必记得。汪先生能记住,也是有心了。”
他适时开口,再次转移话题:“汪先生在日本靠中医立足这么多年,肯定有不少养生小窍门吧?比如平时怎么调理身体,应对这边的气候差异?正好给我们也讲讲,咱们都学学。”
方言这时候也附和:
“日本人那边的中医他们叫汉方医,不知道和我们国内的中医有哪些区别?”
“区别嘛……也没太大区别,就是他们更讲究‘古方沿用’,不像咱们国内会根据患者情况灵活调整。”
方言发现这个人他说的全是表层认知,连汉方医常用的经典方剂、诊疗侧重都没提,明显是对实际情况不了解。
陆东华听着,追问:“听说日本汉方医对‘经方’研究很深,比如《伤寒论》里的方子,他们在临床应用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您在那边行医这么多年,肯定有自己的体会。”
汪真林手指不自觉地抠了抠酒杯壁,过了几秒才勉强接话:
“经方确实常用,比如小柴胡汤、桂枝汤这些,他们用得也多,就是剂量上比咱们国内轻些,怕患者不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