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方言看了下,确实长时间在使用这些东西。

接着方言继续诊断右手,继续对着患者问道:

「你平时会不会觉得肚子胀?吃点东西就不消化,有时候还反酸、没胃口?」方言指尖搭在患者右手脉上,能更清晰地感觉到脉象的细弱,这是脾虚运化无力的典型表现。

患者连连点头,声音带着疲惫:「会!尤其是早上吃了东西,到中午都觉得肚子沉,有时候反酸水,明明肚子饿,看到饭却没胃口,勉强吃几口就撑得慌。」

方言又让患者擡了擡胳膊,患者咬着牙使劲,胳膊只擡到胸口就落了下来,额头上瞬间冒了层薄汗。「腰能稍微弯一下吗?」

患者尝试弯腰,刚弯到一半就皱紧眉头:「不行,腰像被什幺拽着似的,还酸得厉害,稍微弯一点就撑不住。」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你这是脾肾两虚、气血不足,之前用激素虽然暂时缓解了眼睑的问题,但激素偏燥,伤了你的脾阳和肾阴,所以越治越虚。」

方言收回手,拿起笔开始在医案上写辨证要点,同时说道:

「脾主运化,脾虚了就没法把食物变成气血,所以你食少、腹胀、乏力;肾主骨生髓,肾虚了就会腰腿无力、精神差;气血不足,不能固摄津液,所以你稍微动一动就出汗,说话都觉得累。」

患者点了点头,然后又好奇的问道:

「那我这个最开始是怎幺回事?」

方言对着他说道:

「泰国那地方,气候又潮湿又闷热,这种湿热邪气容易侵入人体,停留在肌肉里,时间久了就会让肌肉变得没力气、没法正常活动,也就是咱们说的痿软没用。」

「《黄帝内经》里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湿热邪气在身体里排不出去,就会影响到筋脉,粗壮的筋会变得又软又短,细小的筋会变得松弛无力,最后导致肢体活动出问题。」

「简单说就是当时你在那边出差,湿热环境会让邪气钻进身体、困住肌肉,再加上邪气排不出去,就会让肌肉和筋脉失去力气,出现肢体痿软、没法正常动的情况。」

这时候一旁有人说道:

「那我们新加坡的气候其实和泰国差不多啊?」

开口提问的是患者的母亲,她攥着衣角,语气里带着困惑:「我们在新加坡住了十几年,那边也又潮又热,怎幺之前没事,就去泰国待了半个月就犯病了?」

方言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给患者递了杯温水,等他喝完才缓缓开口:「新加坡和泰国的湿热看着像,其实不一样,新加坡是海洋性湿热,虽然潮,但海风多,湿气容易散;泰国是内陆性湿热,尤其是你去的曼谷、清迈这些地方,四面环山,湿气散不出去,还裹着暑气,像个闷蒸笼,这种郁积的湿热比流动的湿热更易伤人。」

他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两个简单的示意图:「你看,新加坡的湿热是湿随气动,哪怕潮,也有海风帮着带走一部分;泰国的湿热是湿困气阻,湿气闷在肌肉里,暑气又加速邪气侵入,再加上你那时候忙着谈生意,作息不规律、压力大,身体抵抗力弱,邪气自然就钻进去了。」

方言放下笔,指尖轻轻点在医案上《黄帝内经》的引文旁,继续解释:「《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讲的就是天地间的阴阳五行、气候变化,会直接影响人的身体状态。」

「放到地理医学里的九宫八风理论来看,不同地域的方位、地形、风气,会形成不一样的地域之气,对人的影响自然天差地别。」

他指着纸上画的两个示意图,进一步拆解:

「九宫八风理论里,风是天地之气的流动,也是邪气传播的载体。新加坡在东南滨海,属巽宫方位,这里的风是海风,带着水汽却流动不息,就像九宫里的巽风,能散湿,哪怕湿热重,流动的风气也能帮身体把湿气往外带,这就是气行则湿行,所以你在新加坡住十几年,身体能适应这种动性湿热。」

「但泰国的曼谷、清迈在中南半岛内陆,属离宫偏南的方位,周围被山脉环绕,属于风不动、湿不散的地形,对应九宫八风里的虚风,这种风不仅带不动湿气,还会把暑气裹在湿气里,形成郁积之气。」

「当在这种环境里,身体的卫气也就是相当于身体的保护层,会被郁积的湿热困住,没法正常抗邪,再加上那时候如果熬夜、喝酒,或者干了其他消耗精力的事儿,卫气更弱,湿热就顺着肌肉缝隙钻进去,堵在里面没法排,时间久了就伤了筋脉肌肉,这才出现了眼睑无力、肢体痿软的症状。」

「你看他现在舌质淡白、脉象细弱,就是当年湿热伤了筋脉后,又因长期用激素耗了脾肾,导致气血不足。」

「要是单纯的新加坡式湿热,哪怕侵入身体,也能随着海风带来的动气慢慢排出去,不会像泰国的郁积湿热这样,在身体里扎根伤筋脉。」

「咱们中医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的气不一样,对身体的影响也不同,习惯了一个地方的气候,换了个地方,就算是看起来差不多……」

方言顿了顿,拿起桌上的茶杯,往杯里倒了半杯水,又拿起另一个杯子,装满水后盖上盖子,才继续说道:

「就像这两个杯子,一个敞口、一个盖盖,敞口的杯子就像是新加坡,水气会慢慢蒸发,哪怕环境潮,也有出口;盖盖的杯子就像是泰国,水蒸发不出去,时间久了还会滋生细菌郁积邪气。你在新加坡住了十几年,身体就像敞口杯,早就适应了湿气能散的环境,有自己的排湿节奏;可到了泰国,身体突然变成盖盖杯,排湿的出口被堵了,湿气散不出去,自然就出问题了。」

「而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还藏着饮食、作息的适配,新加坡饮食偏清淡,多海鲜、蔬果,能帮着清利湿热;泰国饮食偏辛辣、油腻,冬阴功、咖喱这些,虽然能驱寒,但在本身湿热重的环境里,反而会助热生湿,你那时候谈生意,肯定少不了应酬吃这些,等于又给身体里的湿热添了把火,病自然就发得快。」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