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忽的,心中灵觉大醒,翻手之间,将手中的天门之形捏散,遂身形一折,脚踏东风,直奔山外一处地,乃为柳树,树下埋有三味风元酒。
只见曹空刚至,便见那万条垂柳随风舞,其下方有丝丝缕缕的酒气溢出。
恰此时,有蝉鸣之声骤然而起,一鸣惊人,其声清越。
曹空忽的止步,凝眸而观,但见酒香于空中,借风息而凝形,化为一只凤凰,欲振翅高飞。
可忽的,此凤凰定于原地,好似静止,原是曹空持巽风珠,定了周围一切。
遂感慨道:
「这酒果不凡,一经出世,便甚亲风属,也亏我有巽风珠且风道有些造诣,不然一不留神,还真让这酒跑了。」
于是念道,酒既成,当赴小须弥山,将其送过去。
不多时,曹空便来至小须弥山,见半空有祥云,瑞霭纷纷,山中有一禅院,远远便听得钟磐悠扬,看得香烟缥缈。
遂下了清风祥云,自山下步行,来至禅院,见一念佛人,即作揖道:「隐雾山曹空前来拜见灵吉菩萨。」
那念佛人见曹空风采非凡,丰神秀整,飘飘有出尘之姿,冉冉有惊人之貌,故不敢怠慢,连忙上讲堂传报。
不多时,曹空便见一菩萨,身披袈裟,前来相迎,旁边跟一少年郎。
此少年郎,端是俊朗,身穿淡鹅黄,脚踏鹿皮靴,可称得上丰神俊朗,不亚当年显圣郎,正是黄风。
曹空笑道:「三十六年已至,如约而来。」
灵吉菩萨亦面露笑意,请曹空入内,黄风更是面容惊喜,显然甚喜曹空。
三人入内,曹空感慨这小须弥山不凡,但见其众门人齐诵《华严经》,讲罢可令人心闲入定,实是上等的修道之地。
便知,这位灵吉菩萨,恐在佛教诸多菩萨之中,都是极为不凡之辈。
要知,后世唐僧,辛辛苦苦取的大乘佛法,如今在其道场,却是令人诵读,山号更命名为小须弥,可知其不一般。
灵吉菩萨于殿内和曹空相坐,又唤来僧人仙果仙花,素斋珍品用以招待曹空。
至于黄风,则给他上了一碗油,其用筷子一蘸,继而用嘴一嗦,面露享受之色。
看得曹空失笑,灵吉菩萨摇头。
「菩萨,这是三昧风元酒,如今已成。」
曹空取出灵酒,交予灵吉菩萨,灵吉菩萨翻手之间,又取来一个玉坛,灵气十足。
仅是将两坛相碰,只见曹空原来的那坛,便少了七成,乃是一手漂亮的隔空取物。
曹空喷喷称奇,他竟没看出端倪。
「当日约好,施主收下三成。」灵吉菩萨笑道。
曹空亦不推辞,此物对他确实有大用。
随即灵吉菩萨又邀曹空于小须弥山中暂居几日,言欲与曹空论道讲经,共探修行,也希望曹空可以指点黄风修行。
曹空得了其好处,自无不许,且他亦有所期待,自修行以来,少有与佛教之人相论,又因逢广雍道人,知三教合一之妙。
故逢此机,当窥佛法奥妙。
两人遂论天地之物,一人说道,一人说佛。
灵吉菩萨佛法实在深厚,曹空修行多年,论积累或许不如,可他却是个一眼见真的人儿,故于论道上,竟不输多少。
这令灵吉菩萨异非常,本欲以论道之名,来去指点,没想到真成论道,他亦从中有所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