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可没奈何,纵心中有百般惧怕,可他向来执着,故一手持锡杖,一手牵缰绳,凄凄凉凉的前行。

而隐雾山中的二人,忽面色凝重。

只因孙悟空驾云飞走之时,曹空那明庶风被冲天的妖魔气削了数成。

太白金星道:「真君刚才看清了?」

曹空面色亦凝重:

「明庶风对妖气戾气感应最明,方才孙悟空被唐僧骂走之时,我这天门险些难存,乃是遇妖魔气冲天。」

太白金星沉吟道:

「修行者,既有内劫,又有外劫,内劫乃由心而生,料得是这大圣,被压五百年,或许真有反思反省之意,

却也免不得心中生怨,如今一遭脱困,当心思浮动,才除六贼,又遭唐三藏呵斥,故其心魔暗生,此为二心,

这大圣天生天养,根源深厚,若日后真诞二心,显化成形,当是一大祸。」

曹空若有所思,有恍然之意,二心吗?或许日后的六耳猕猴,便是由此而来。

毕竟那六耳猕猴实是神通广大,与孙悟空不相上下,且知其所有事,就连菩萨暗念真言时,亦同时生出疼痛,令人诧异。

若此二猴乃二心,同属一人,倒是作了解答。

他道:「这是修行者的必经之路,且看孙悟空的造化吧,若真成大祸,届时佛门势必不会坐视不理,我亦不会令其为祸。」

太白星君颔首,便在谈话间,又见一老母,手捧棉衣,棉衣上有一顶花帽。

那老母擡头望天,老眸神荧内敛,太白金星和曹空相视一笑,便知定是观世音菩萨。

太白金星又道:

「真君,这西行之事渐入正轨,我亦安心,我在天上还有诸多事务,此后便多劳烦真君费心了,我不多留了,日后真君若有闲暇,亦可上天一叙。」

曹空笑而颔首:「星君忙去便是。」

太白金星闻言,驾云离去。

曹空遂收了满桌的瓜果,准备去研读道经一番。

恰此时,闻得一声,乃是观世音菩萨传音。

「真君,我察那猴头向你隐雾山而去,恐是来寻你,这猴头心猿不定,望真君帮我相劝一二。」

说着,又见「开明天门」中,那老母似是特意眨了眨眼睛。

曹空失笑,又觉在情理之中,毕竟自己和孙悟空渊源不浅,如今孙悟空脱困,又受了气,来寻他也合理。

果不其然,不多时,则见一筋斗云,自远方而来,冲散万里白云,却未直接落入他隐雾山中,而是化为一道流光,在山外踌躇不定。

孙悟空心闷意烦,本是好心,却被那和尚当做驴肝肺,此番欲找人倾述,却觉天地之大,己身无一好友。

故不禁念起隐雾山,欲寻曹空,可真到了,又有些犹豫,不知如何去见。

「客既至,不妨进山一叙。」

孙悟空闻声一喜,即进山中,拱手道:「兄长,五百年未见,兄长可曾安好。」

曹空取清茶,采灵橘,火枣,邀孙悟空落座。

「自是安好,我近来听观世音菩萨说你难满,当护取经人去西天,怎来我山中了。」

孙悟空叹息,将前因后果尽数和曹空说出。

曹空闻言,笑道:「可曾听闻真武荡魔之事。」

「自是听得,北方有个真武,号曰荡魔天尊,说来还要恭喜兄长,与真武一同荡魔,横扫妖氛,得玉帝封了个大大的官。」

曹空道:「你这齐天大圣,胜我官衔不知几何。」

孙悟空闻言嘿嘿一笑,当年他走南赡部洲多年,多知当官的威风,当年便有憧憬,如今可谓初心不改。

道:「虽是齐天大圣,却是个虚的,不如真武大帝那般,举世皆敬。」

曹空道:「你只知真武大帝举世皆敬,却不知其成道前,于如今武当山上静坐四十二年,不生二心,不为六根所扰,

期间,无论是口腹欲还是美人诱惑,亦或是一国之位,皆不为所动,方得如此成就,而你此番得观世音菩萨法旨,

送取经人西去,却不受唠叨,到底只是妖仙,怎能成正果。」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