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阿迪达斯这一章,该翻篇了
2003年11月24日,摩纳哥赫米塔日大酒店。
马克-帕克将一只黑色哑光盒子推向罗伊。
「打开看看。」
罗伊掀开盒盖,一双崭新的 Mercurial Vapor 2代躺在里面——红得刺眼,鞋侧的Swoosh泛着冷冽的银光,镀铬鞋钉,鞋钉底座则是磨砂红。
马克-帕克用手指敲了敲会议桌,打开了投影仪。
「这是标准款。」他说,「如果要定制特殊配色,按正常流程需要12天。」
屏幕上显示出详细的制作步骤:
设计确认(3天):设计师们要花三天时间讨论,光是鞋面红白颜色的比例就能吵上好几轮。
材料准备(5天):特制的红色皮革要从义大利北部的工厂运来,路上就要耽搁好几天。
手工制作(2天):义大利老师傅们会亲手缝制,他们干活精细,一天最多只能做几双。
质检运输(2天):做好后还要严格检查,测试鞋钉牢不牢、鞋面会不会开胶,最后才能装箱发过来。
罗伊拿起盒子里的样品鞋,翻看鞋舌内侧潦草的「样品」字样,眉头微微皱起。
他忍不住想:这还是他印象里那个「开胶是正品,不开胶是莆田款」的耐克吗?
罗伊拿起球鞋仔细端详,手指轻轻摩挲着鞋面。
他擡起头,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很漂亮!」
马克-帕克嘴角微微上扬,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说真的,」他的语气带着几分调侃,「我不敢相信你穿着阿迪的球鞋进了那幺多球,可他们连份像样的合同都不愿意给.」
摩纳哥的球衣和装备都由彪马赞助,但罗伊一直穿着阿迪达斯的球鞋比赛,只是用白色胶带遮住了鞋侧的三道杠标志。
这是他从皇马青训时期就养成的习惯。
多年来穿着同一个品牌的球鞋训练比赛,让他的双脚早已熟悉了阿迪达斯的触感和重量。
每次起跑、急停、变向,肌肉都会自然而然地做出最适应的反应。
摩纳哥俱乐部为了留住这位新星,协商后最终同意了让他继续使用阿迪达斯的球鞋。
这个决定让彪马方面十分着急——他们赞助的球队里,最重要的年轻球员却穿着竞争对手的产品。
帕克直截了当地说:
「按正常流程,新的鞋要12天才能到你手上。」
「但你不是普通球员。」帕克笑了笑,点击遥控器,屏幕切换到新的设计图。
「你的定制款会有些特别之处,」他指着放大的鞋底示意图说,「看这些鞋钉。」
「前掌的启动钉会用和鞋面一样的红色,」帕克按动遥控器,「后跟的制动钉是纯白色,这样跑动时能和你的球袜融为一体。」
他放大细节:「主钉是亮银色,和Swoosh标志相配。所有钉座都是磨砂黑,这样更显沉稳,整体风格也会更加内敛。」
罗伊注意到,这样的配色让整双鞋在张扬的红色主调下,依然保持着专业装备应有的低调质感。
银色的主钉在黑色底座的衬托下,既醒目又不显突兀。
最后画面定格在鞋领处:「这里会加一道红白边,摩纳哥的风格。」
帕克露出微笑,「我们为此启动了特别生产程序。」
「最快26号能到,可惜赶不上 25号对埃因霍温。」
「费心了。」
马克-帕克凝视着罗伊的笑容,突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的思绪飘回1984年,那时他刚加入耐克设计部,亲眼看着一个叫麦可-乔丹的21岁新秀,在会议室试穿那双后来改变世界的Air Jordan 1。
「彪马当年签下贝利时,没人想到足球商业会变成今天这样。」
帕克摩挲着袖口想道。
阿迪达斯押注马拉度纳的疯狂,最终换来世界杯历史上最传奇的营销案例。
而耐克这些年一直在寻找能定义新时代的面孔——罗纳尔多本应是那个人,98年世界杯决赛前那场神秘抽搐,却让一切戛然而止。
投影仪的光束里尘埃浮动,像极了1995年乔丹复出时,耐克总部彻夜不熄的灯光。
帕克清楚记得,当32岁的乔丹穿着45号球衣重返赛场时,整个市场部都在焦虑地讨论「下一个乔丹在哪」。
此刻27岁的罗纳尔多正在皇马与伤病抗争,而眼前这个摩纳哥的年轻人
「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