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亨利 舍瓦与小罗的落寞
2004年11月25日,刚结束训练的罗伊正在家中休息,门铃突然响起。
英国导演丹尼-加农带着一迭剧本站在门口,脸上带着诚恳的笑容。
「希望没打扰到你,」加农搓了搓手,哈出的白气在初冬的空气中凝结,「我带了个你可能感兴趣的东西我们之前说过的。」
罗伊接过剧本,封面上《一球成名》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我们想请你看看这个,」加农坐在沙发上,指着剧本说,「特别是关于足球细节的部分。毕竟没人比你更懂这些。」
他翻开第一页,发现主角设定竟与自己出奇地相似。
这是一个关于中法混血少年罗伊追逐职业足球梦想的故事。
罗伊出生于美国洛杉矶唐人街,父亲是华人餐馆厨师,母亲是法国移民后代。
从小和父亲在中餐馆帮工的同时,他展现出非凡的足球天赋,在街头比赛中总能带领球队获胜。
然而父亲强烈反对他踢球,他坚信男人应该脚踏实地赚钱养家,经常告诫罗伊不要做不切实际的足球梦。
这个在厨房里熬了半辈子的男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存够钱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馆。在他看来,儿子整天踢球纯属浪费时间,还不如在餐馆里多学点手艺实在。
每当罗伊提起足球,父亲就会用长满老茧的手拍着油腻的菜单说:「先把今天的碗洗完再说。」
转折发生在一名英国球探偶然看到罗伊踢球后,认为他极具潜力,建议他去英国发展。
尽管父亲极力反对,18岁的罗伊仍决定带着祖母留下的积蓄前往英国,参加阿森纳俱乐部的选拔。
在选拔赛中,罗伊意识到英超的水平远超他的想像,自己的天赋在这里并不突出。
这使他明白,要成为职业球员仅靠天赋远远不够,必须付出更多努力。
通过刻苦训练,罗伊最终在赛季关键比赛中发挥出色,帮助阿森纳赢得英超冠军,实现了职业梦想。
罗伊放下剧本,眉头微皱:「等等,为什幺是阿森纳?按之前说好的不该是纽卡斯尔或者曼城吗?」
「阿森纳的法国元素更符合你的背景。」
丹尼-加农翻着拍摄方案解释道,「虽然电影里的教练是虚构角色,但依旧是法国教练,原形就是温格而且比赛场景我们已经邀请真实球员客串。」
罗伊苦笑着扶额,这下轮到他的老对手们来『报仇』了。
当提到主演人选时,加农拿出马克-达卡斯考斯的资料照片。
「他跟你一样是个『混合体』,」导演笑着说,「中国、西班牙、日本、爱尔兰还有菲律宾血统。虽然40岁了,但演起年轻人毫无违和感。」
「其实我们最中意的是基努,你们身上都有那种混血的特殊气质。可惜那家伙现在片酬高得吓人,档期也排到后年去了。」
罗伊翻看着剧本,偶尔在某页停留,眉头微皱。
当他看到主角在更衣室被队友孤立的桥段时,轻轻「啧」了一声。
「这里不太对!」
他指着剧本说:「隐忍?等到别人撕了他家人的照片才还手?开什幺玩笑。丹尼,如果是我,在训练场上就直接把那个狗娘养的过到怀疑人生,让教练不得不把他按在替补席上看饮水机。」
「更衣室里谁要是敢呲牙,我就一个个收拾到他们服气为止。你明白吗?华裔不代表就要忍气吞声。我感受到恶意的第一时间就会出手,让那个杂种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对我露出敌意。」
「这就是竞技体育的真相,丹尼。没人会为你的隐忍鼓掌。在这里,你必须时时刻刻证明自己有多强。」
「如果谁想试探你的底线,那就踢爆他,让他记住,你不是好惹的。更衣室里没有同情,只有谁更强、谁更狠。」
「软弱一次,所有人都会扑上来咬你。所以,你得让所有人知道,你才是那个不可触碰的人。」
罗伊又给丹尼提了几个具体建议。
丹尼发现这个电影方向和原本设想不同,但够刺激够热血,正好符合欧美观众的胃口。
加上罗伊在球迷中的号召力,这片子票房肯定不会差。
加农认真记下这些建议,临走前回头问:「对了,你觉得达卡斯考斯在电影里该用哪种庆祝动作?」
罗伊眨了眨眼:「让他自己创造一个新的吧。毕竟.」
「这终究是另一个人的故事了。」
切尔西官网正式宣布罗伊将在对阵查尔顿的比赛中复出。
在他养伤的短短两场比赛里,球队状态明显下滑:英超被中游球队博尔顿逼平,欧冠又被希腊的帕纳辛奈科斯在补时阶段扳平比分。
这样的表现与之前创下英超十三连胜纪录的那支切尔西判若两队。
英国媒体立刻抓住这个话题大做文章。
BBC体育频道甚至发表评论称:「罗伊这样的球员在英格兰足球史上从未出现过,他的缺席直接让欧冠级别的强队变得不会赢球了。」
有专栏作家调侃道:「当罗伊因伤缺阵的两场比赛暴露出切尔西体系的致命软肋。这支穆里尼奥打造的钢铁之师,本质上仍是依赖超级个体的精密机器。数据显示:在罗伊缺席期间,达夫和罗本两位边路好手的突破成功率分别下降27%和34%,前场串联效率更是跌至赛季冰点。这揭示了一个残酷事实:虽然葡萄牙教头构建了看似完美的战术框架,但真正能让整个系统发挥核爆威力的,始终是那个能同时完成推进、突破、终结三大核心职能的10号球员。」
「对比两组关键数据:罗伊在场时切尔西场均创造4.2次绝对机会,缺席后骤降至1.5次;由守转攻的平均耗时从惊人的6.8秒退化到9.4秒。更令人不安的是,兰帕德这两场的传球选择明显保守化,当失去那个永远能在狭小空间接应传球的混血天才,蓝军中场发动机似乎忘记了如何向前输送弹药。」
「穆里尼奥必须警惕这种巨星依赖症。尽管达夫-兰帕德-罗本的组合足以碾压大多数英超对手,但面对欧陆豪强时,缺少罗伊那种『一人即是战术体系』的恐怖全能性,切尔西的进攻很容易陷入战术性便秘。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希腊人能在补时阶段偷袭得手。当你的进攻威胁下降两个档次,对手的进攻勇气自然上涨三级。」
罗伊坐在沙发上翻着一本尼采的《悲剧的诞生》,谢丽尔在旁边笨手笨脚地织着毛线,针脚歪歪扭扭的,但好歹能看出是个围巾的雏形。
她并不擅长这个,但英国人多少都有些民族天赋。
「嘿,罗伊。」
谢丽尔突然停下手里快要打结的毛线针,「你绝对想不到,我今天收到了维多利亚的邀请函」
罗伊头也不擡地翻过一页:「哪个维多利亚?」
他随口问道,「你也要去当时尚模特了?」
「是维多利亚维多利亚-贝克汉姆。」
谢丽尔的声音里掩不住兴奋,「她刚给我打了电话,说想邀请我们参加下个月贝克汉姆家的圣诞派对。她说派对就在他们赫特福德郡的庄园,已经安排了私人飞机接送,连菜单都是和戈登-拉姆齐商量过的。」
她停顿了一下,眼睛亮晶晶的:「维多利亚还说,她一直有关注我的音乐,觉得我应该认识她纽约时尚圈的朋友。哦对了,她特别提到大卫很期待和你聊聊欧冠的事.并且希望和你建立私下的友谊。」
「最棒的是,这次派对只有二十多人获邀,包括埃尔顿-约翰爵士维多利亚说包括汤姆-克鲁斯和凯蒂-赫尔姆斯也会从洛杉矶飞过来。她甚至问我要不要提前去试试礼服,她有专门的造型师可以借给我。派对当天会有《Vogue》的摄影师在场,但只拍获准公开的照片.」
罗伊沉默了一会儿,轻笑一声:「看你这高兴劲儿,是真想去啊」
谢丽尔立刻追问:「那你会陪我去吗?」
罗伊摇摇头。
「恐怕不行.我约了贝克汉姆的另一位俱乐部队友,齐祖。我们法国帮该到叙叙旧的时候了。」
「但是维多利亚的派对听起来真的很棒.」
谢丽尔心里明白,贝氏夫妇的邀请实则是冲着罗伊的巨星身份,若没有他同行,自己独自出席这种顶级社交场合只会沦为陪衬。
她所在的女子组合Girls Aloud当时本就是英国乐坛迅速蹿红的新星,但与罗伊的恋情让她的个人关注度呈几何级增长。
品牌邀约、杂志封面和节目邀约如雪片般飞来,连带着组合的商业价值也水涨船高。
她刚刚拿下了明年一月《Vogue》英国版的单人内页,成为该杂志历史上最年轻的歌手封面人物。
Burberry邀请她参与了2005春夏系列的GG拍摄,品牌创意总监在采访中提到:「她的时尚感和作为英超顶级球星伴侣的公众关注度,与我们这一季想要呈现的年轻活力非常契合。」
个人代言费直接从8万英镑跳涨到20万英镑级别。
ITV电视台以创纪录的价格买断了她所在女子组合圣诞特辑的播出版权,报价比去年高了将近两倍。
BBC邀请她主持明年的音乐奖颁奖礼,制作团队内部讨论时提到:「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私人话题增加看点。」
如果那时两人还在一起的话。
她这才意识到,罗伊的影响力远比她预估的要大得多。
而这还是在罗伊几乎不参与任何场外炒作的情况下。
除了足球相关的事务,他很少在公众场合高调露面,可即便如此,他的名字依然能成为各大品牌争相追逐的热点。
自己努力经营形象、争取曝光,可罗伊光是在球场上的表现,就足以让整个时尚娱乐圈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