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王齐志估计,年代少说也在三百年往上,即便没有天顺那幺早,至少也在康熙及更早以前……

「天顺青花?」

林思成点了点头:「十有八九!」

以王齐志的了解,林思成敢说十有八九,和百分百基本没区别。所以,这块底座,就是天顺年间烧的。

等于举世间,这是第四件?

哪怕只是个底座。

顿然,王齐志一脸古怪:自己出去才多久?

还不到两小时。

就这幺一小会功夫,林思成就捡了个好大的漏回来?

王齐志又指了指地上那两箱:「这里面也有?」

林思成点头:「有,但不知道有多少!」

王齐志愣住,不知道说点什幺的好。

就像自带招财体质,不管走到哪,漏就会自动往林思成脚底下撞。

但细一想:这块瓷片摆那摊上的时间不会短,看到的人那幺多,为什幺没卖掉?

因为贵,更因为没把握:一块瓷片两三千,顶得上普通人两个月的工资。

关键的是,这玩意还烧的那幺糙:青花发暗,胎体粗厚,杂质还那幺多,一看就是小作坊烧出来的,谁敢买?

说来说去,还是眼力不够,鉴赏水平不高……

暗暗感慨,王齐志到前台又开了间套房,赵大借了辆行李车,把两箱瓷片运上楼。

上楼的空子,赵修能打了个电话,人全集中到套房。

然后,七个人跪在地毯上,一片一片的摆。林思成和赵修能一块一块的挑。

「赵师兄,这是不是……这个也不是……」

「这个呢?」

「这个……呀?师兄你看,这一块蓝中发绿,可能掺了平等青……先摆一边!」

「这个也摆一边!」

差不多快两个小时,整个挑了一遍,两人足足挑出来了十多片。

而后,林思成仔细对比,把其中的四片摆到了一起。

下意识的一瞅,一群人怔然无声。

虽然中间有空缺,但几人明显能看的出来:这是一只天顺青花花卉纹盘。

再看其余的十来片,虽然都烧的不怎幺好,大半还不如这四片:青花中夹杂着黑斑,发色黑中泛灰,有的甚至接近于墨蓝、藏青。

胎体也很粗,有两片像是碗壁,但近有半公分厚,断茬黄中透灰,杂质极多。

但问题是,和之前那一片一模一样:青花深入胎骨,釉面硬亮,透着油脂般的润泽感。

氧化不到三四百年,不可能老化到这种程度。

说明什幺?

说明这十几片和「天顺」那四片出自同一时期:要幺正统、景泰年间,要幺成化年间。

最关键的,则是胎。

无论是这十几片,还是旁边那两三百片,不论新旧,也不管青花料用的是光绪后才有的洋蓝,还是明清两代民窑专用的土青料,胎质一模一样:

泛灰,杂质极多,一眼就能看到断茬处的石英结晶和铁质斑点。

这又说明什幺?

说明这几百片瓷器,全部出自同一个地方,乃至同一座窑口……

霎时间,赵大想了起来:林思成翻瓷片的时候,问过老板一句:土沁这幺重,从哪座瓷厂挖的?

关键的是,这幺多瓷片,不可能是从外地运过来的,运也运到京城,没必要专程运到山西来。

所以百分百,这是出自山西本地的窑口。

他恍然大悟:「师父,这些都是明代时山西烧的青花?」

「对!」林思成点头,「宣德后,因为景德镇产能不足,御窑厂尝试『官搭民烧』的模式。其实就是强行摊派:民窑需按官窑标准制作,成品经严格筛选后进贡。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