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此时他已经明白,所谓仪轨,实则是一种道心誓言。

“天地为证,诸圣共鉴。”

“吾郑法乃人族后裔,承先圣遗泽,聚众生灵慧,铸造化玉牒,创《黄庭经》。”

“今日功行圆满,得证道果!”

乾坤鼎中烟云如龙,直冲天穹。

威压洪荒的女娲六人,默不作声站在一旁,似乎甘于当一个配角,将天地众生的目光,都让给了郑法。

初生的上千人族,依旧跪在地上,却都忍不住抬起头,看着这位陌生又熟悉的同族。

天空中的功德海怒涛汹涌,似有闷雷声响起。

“吾之道,一曰人,二曰众,三曰新。”

“人,曰人道昌!”

“众,即多胜寡!”

“新,即今胜古!”

到了今日,在郑法的理解中,九曜天的意义,实则只有一个:

让后人明白人族的意义。

修仙本质上是一个个体强大的过程,但人族的仙道,并非如此——比起洪荒万族,人族的优势,一个是自己的智慧,一个是相互之间的协作交流。

女娲娘娘所谓的考验,之前说的拜托两个字,本质上,就是想让他记得这件事。

他朝女娲娘娘看去,就见对方朝自己微微笑着,似有些欣慰。

甚至许多之前不解的事情,如今也有了解释:

比如为何古今修仙法门相差这么多?

最大的原因,还是人族。

鸿钧讲道之时,人族未生,那些功法,根本不适合人族修行。

甚至在通天口中,根本没见过散仙之前的修士。

因此,后世的法门,实则是针对人族做了改良的——

第一是补全了一些低阶的修行法门。

第二是将鸿钧讲道的一些精华,组合到了人族的修行法门中。

简单来说,就是在鸿钧所传道法的基础上,生长出了一套适合人族的修行法门。

甚至郑法此时再看那些洪荒传说,特别是所谓太上等人的立教,总觉得他们做的,其实就是这件事:

改良道法,令其适合人族。

如此一来,道法才能借助人族这个载体生长繁衍。

也正是因此,他们才能像女娲娘娘一样,获得功德。

三句话说完,郑法只觉自己的精神,和这天地,特别是那些新生的人族连成了一体。

这些人虽然连语言都还没学会,可却也像是听懂了郑法所言,手舞足蹈,开心极了。

他看着这些人族,语气很轻:

“吾之道,有两大愿!”

“一愿人族承遗志,融万法。”

“二愿人族劈荆棘,开新天。”

这些懵懂的,迷茫的初生人族,像是真的听懂了他的话,慢慢站了起来,脚踩着大地,昂首挺胸,仰头看他。

与此同时,昆仑山外,四面八方,上至九天,下至九幽,哀嚎声哭声连绵不绝地响起。

有龙吟,有凤鸣,有无数神兽,在哭喊,在悲泣,似乎看到了末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