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教段誉划船,段誉本也聪明,不多时便学会,和姜明哲一左一右同时发力。
这两人内力在当世高手中也是数的着的,渐渐力道发出,那船儿直撕开一道银浪,似支箭一般在水面飞蹿。
阿朱阿碧连连惊呼,不过二女也都有些武艺在身,又是在水面上耍惯了的,不多时便自适应。
阿朱抹了抹飞溅在脸上的水珠,问道:「姜公子,你方才说无量山的雨,不是梦里的江南什幺的,我听得心里头有点酸酸的那是诗幺?」
姜明哲摇头道:「不是,那是我家贤弟当时的心情,如果要用诗词形容呀,嗯,你听好哦——」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阿碧喜道:「这是晏同叔的《玉楼春》!姜公子,借你的扇子使一使,得不得呀?」
此前王语嫣来告诉段誉消息时,姜明哲正在练习青龙扇法,急急赶去码头,直到上船,扇子一直捏在手上,没有放进背后剑匣,划船时就放在脚边,却被阿碧看见。
姜明哲拾了递去:「有点重哦。」
阿碧笑眯眯接过打开,阿朱在一旁赞道:「我还没见过人家使这般兵器,真是有巧思。」
阿碧自荷包里摸出几个铜指套,一一戴在指甲上,屈指轻弹扇面,发出叮叮当当响声。
她上弹弹,下弹弹,摸索了没一会儿,竟在上面找到了音调,叮叮叮弹出一串清音,开口唱道:「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正是晏殊的《玉楼春》!
阿碧歌喉柔曼,真有荡气回肠之感,一曲唱罢,段誉把桨板夹在腋下,拼命拍手叫好,还不断用身体撞姜明哲,意思是让他也喝彩。
这时阿朱站起身来,纤手一指,娇笑道:「好呀,无锡城到了!你们看那飞起朱檐的,就是松鹤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