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哲笑道:「且不说我,先说说你,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卧龙出山,好歹还有个仁义刘皇叔的名头,又有关张赵这些绝世悍将,孙干简雍这些得用文臣,慕容兄麾下的非也非也一阵风,可能相提并论?」
慕容复急道:「贤弟不要欺我不读书,刘备请诸葛亮时,都快到了天命之年,愚兄我才二十八岁,刘备似我这般大,钱和人还未必有我多呢!而且包三哥、风四哥几人虽不敢比拟关张,贤弟你却是文武全才啊,你做我的关羽加诸葛亮,何愁不成大业?」
姜明哲摇头道:「小弟可不敢同前贤并论,不过兄台既有如此壮志,小弟倒想问一问兄台,你既要复国,如今做了哪些准备?」
慕容复面容严肃起来,缓缓道:「这是我家最大的秘密,不过贤弟既问,愚兄自当言无不尽——如今持我家金字旗者,约一百二十余家,都是各地豪族富商,有力帮派,持我家黑字旗者十余家,都是能左右一城一地的官员,其中许多人,自幼便是靠着我家资助,才能读书应举,此外山东河北绿林,大半山寨都是我家资助,精壮不下三五万众,这便是我慕容家数代积累的底蕴!」
姜明哲淡淡笑道:「听上去倒是不错,但是这些金旗黑旗,只怕并不知慕容家要造反建国吧?他们肯加臣服,不过迫于南慕容武力过人,你真要靠他们造反,只怕局面稍有不利,便要作鸟兽散。」
慕容复惊道:「贤弟这番言论,倒和先父不谋而合,他老人家便曾屡次叮嘱,若要起兵,一定要待天下大变之时,譬如宋辽夏举国交战,我家才好择一合作,割据一方,再求将来。」
他忍不住紧紧握着姜明哲手,低声道:「贤弟,大理世子是你的金兰兄弟,我瞧几位郡主也都对你倾心,想来贤弟在段氏是能说得上话的,不知段氏可还有其它公主、郡主,能和愚兄牵条红线,我若做了大理驸马,大理国便是天然的盟友,我们成事便更有把握。」